张羽 主持人在线 央视网 羽哥(东方时空主持人张羽去哪了)

2月16日到18日,2019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在黑龙江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作为此次年会唯一特邀公益媒体,《公益时报》分别对互联网公益、文化、保险、科技以及家族财富传承研究等领域的五位知名人士进行了专访。
本期专访人物为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现任字节跳动公司副总裁张羽。
转身互联网的央视主持人张羽:
公益是可以做到老的事情
四个多月前,张羽告别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加盟字节跳动。这位前知名主持人拒绝了所有媒体的追问,仅仅在微头条简单地做了回应。他说,加盟“字节跳动”是因为“年纪到了,想换一种活法”。
张羽,196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校期间曾任北大演讲团团长,在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和演讲比赛中都拿过冠军。1992年进入央视,曾参与主持《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1 1》和《面对面》等多档重点新闻节目。
张羽26年的职业新闻人生涯,正好与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重合。因为身处最为核心的国家媒体平台,他成为诸多“大事件”的见证者和报道者——
张羽 主持人在线 央视网 羽哥(东方时空主持人张羽去哪了)
张羽直播间工作照
2005年,主持直播节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成功发射》;2007年,主持直播节目《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2008年, 主持直播特别节目《汶川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一起看奥运》,直播《神七问天》;

张羽在央视参与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
2011年,赴日本报道海啸大地震,深入到离核电站只有20多公里的最极限地带,给观众展示了真实的核危机现场,带回了十多期深度报道《日本灾后观察》。

张羽与采访嘉宾合影
2017年, 他先后主持了达沃斯论坛、长征五号发射及朱日和军演的直播报道,并作为现场报道主持人参与厦门金砖会晤和十九大特别报道等。

张羽与敬一丹主持“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2018年9月6日,张羽和敬一丹共同主持“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有人说,这是张羽最后一次以央视主持人的身份主持活动。
一位拥有如此丰富履历的知名主持人,缘何在50岁时选择转身拥抱互联网,从事他之前并不熟悉的“公益”?张羽履新后,他过往的新闻生涯对他执掌公益有何助力?关于未来,他又有何畅想和打算?
2月18号上午11点,《公益时报》记者在2019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的休息室专访张羽。此次大会,张羽受邀担任了开、闭幕式主持人。接受《公益时报》专访也是他加盟新公司之后第一次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发声。
采访当天,张羽身着深色休闲装,惬意放松。与昔日人们熟悉的那个略显严肃的“央视主持人张羽”相比,眼前的他多了几分自然亲和。一见到《公益时报》记者,张羽就笑着说:“咱们以前都是同行,千万别说客气话。我也不遮着掩着,我愿意说些真实的感受。”
采访中忆及汶川地震发生后,自己连续三个月直播的所感所思,张羽动了感情。也许是记忆深处一扇幽远的情感之门被瞬间打开,透过他的眼镜片,《公益时报》记者发现,张羽的眼中分明有泪,但在几秒钟的停顿和克制之后,他没有让眼泪流下来。
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是知名的互联网创业者。时下风头正劲的“今日头条”和“抖音”都是字节跳动旗下产品。谈及当下正在执掌的字节跳动公益事业,张羽对自家公司旗下的各类公益项目如数家珍,自豪之情溢于言语之间。与此同时,他对这些项目、产品的熟悉程度多少令人有些惊诧,压根不像刚刚履职四个月的“新人”。
谈及“知天命”之年的职业转型,张羽说“就是想拥抱一种全新的可能”。面对外界的好奇和质疑之声,张羽回应了自己人生路重新启航的若干条理由。但最令《公益时报》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是这一条:“公益是一件可以做到老的事情,它没有年龄的限制,它也会因为你的不断付出让人生更具色彩和意义。”
访谈

那些或难忘或警醒的公益往事
《公益时报》:您最早对公益慈善的认知来自于何处?这些年留给您印象最深的公益项目或事件是什么?(为什么?)
张羽:要说印象中最早的公益项目应该是“希望工程”,我记得它应该是1989年10月成立的,当时“大眼睛苏明娟”的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那个时候我大学二年级。今年应该是“希望工程”项目发起 30周年,可以这么说,“希望工程”这个公益项目它之所以伟大,不光是因为帮助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完成上学的梦想,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可以把“希望工程”项目看作是现代中国社会公益慈善的一次整体启蒙。
“希望工程”项目设立的时期,正好是改革开放十年左右,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发现,可以通过一个渠道来帮助自己并不认识的陌生人,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中国传统社会形态下,最初的慈善理念更多的是乡里相助,帮助自己熟悉的人,“希望工程”则是给大家第一次普及了“社会公益”、“社会公民”这样一个概念。那个时候正在上大学的我生活费并不多,一个月也就六七十块钱,在“希望工程”项目的影响下,我也拿出了十块钱作为捐赠,捐赠之后我自己很有实现感。
“希望工程“确实堪称中国现代公益慈善的启蒙项目,其实很多人后来加入到公益行列,也都是因为受到了这个项目的影响。

张羽在黄平谷陇看望留守儿童
在我曾经的新闻报道生涯当中,当然也涉及到很多公益事件。比如说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我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连续进行了三个月的直播,在直播的整个过程当中,我见证了当时面对巨大的灾难,全民的爱心大爆发——潮水般的捐助、无数的志愿者涌向灾区,大家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那个时候很多人是含着热泪在看我们的直播。这样的记忆确实刻骨铭心,你会感觉在国殇那一刻,你跟整个社会公众的心是在一起的,因同样的情感而跳动。你会感觉通过央视,你所发出的“善“的声音得到了巨大的回应并转换成澎湃的力量。
记忆中深刻的公益事件就是三年之后、发生在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其实作为一个资深的新闻人,你看到她的微博和报道之后,从基本的判断就可得知,这是一个假的、可笑的事情。但即便如此,它带来的恶果是难以想象的,导致公众对整个公益慈善组织的信任坍塌,尤其是对红十字系统。当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你会清醒的认识到,“信任”对公益慈善是那么的宝贵,又是那么的脆弱。那时我就觉得,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还是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渠道,通过制度化和机制性的建设来获取公众长久的信任。公益慈善是阳光下的事业。
加盟新平台纯属因缘使然
《公益时报》:当下互联网公司林林总总,您选择字节跳动作为新的发展平台是看中其哪些方面?
张羽:其实我觉得还是缘分使然吧。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因缘而生,恰好我就在这个点上遇到了它。
从职业的选择来说,我觉得互联网公司是一个朝气蓬勃的行业。字节跳动也是一家高速发展的公司,我认为它也是一个非常真诚的想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公司倡导“信息公益“理念,就是通过信息的充分传递,来降低公益成本,提升公益效率,我们在公益方面致力于社会治理、信息扶贫和教育这三个领域。张一鸣跟我交流的时候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我们的预期是能够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和平台资源,大规模、系统化、持续长久的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发现我们彼此的价值观和理念有很多契合之处,加入公司以后,我也期望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及资源,来撬动实现社会责任的杠杆。
《公益时报》:商业公司始终以盈利为目的,但公益强调“利他”。作为主抓公益的负责人,您如何平衡这种认知?
张羽:我觉得从某种角度而言,商业与公益本身并不矛盾,因为任何伟大的公司都是以价值观为驱动的,而并非单纯以盈利为目标驱动。
作为现代企业,我想承担社会责任一定是企业的基本使命。当然,前提是这个企业必须具备健康的发展,如无健康的发展和成长,不能获取商业利润,那它一定不能持续有效的去承担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我们不会为商业去公益,但可以为公益去商业。
《公益时报》:从作为记者、主持人观察公益,到今天成为负责公益的互联网公司副总裁;从门外的观察者到身处其中的“门内人”,您对公益的理解和诠释有无变化?
张羽:我觉得差别还是很大的。从记者的角度观察公益,你是代表社会公器在进行监督,要发现问题,监督它正常良好的运行,推动其往正向发展,更多的时候,记者的身份还是一个局外人。而当我真正踏进公益行业,自己具体操作一个事情的时候,我发现,这里面不仅包括监督和评判,还需要我更多地去解决问题,这已经到实操层面了,完全是两个概念。
从我进入公司具体介入到实操层面,最关心的还是效率问题,就是能够利用这样一家平台和资源,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能在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社会责任。
互联网“平台 资源”的属性 造就其社会责任的体现呈多元化
《公益时报》:创新型的互联网公司在助力中国公益发展的过程中,与传统企业有什么本质不同?
张羽:二者其实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与传统企业相比,互联网企业尤其像我们这种平台型企业,它本身会跟社会诸多方面结合的更为紧密,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也就更要求它更为多维的去呈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唯有如此,才可能让它长久健康有效的发展。
第二实现方式不同,传统企业更多的可能是资金的捐赠,模式较为固定,而除了传统的捐助,互联网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特色与社会公益的诸多层面就是深度结合的。比如我们和多家公募基金会合作推出的“声量计划”,就是用我们的平台扶持公益机构传播,为其精准地寻找和识别有公益行为、想法的用户,链接公益机构、热心的用户及公益机构的帮扶对象,助力公益机构更好的发展。比如我们推出的旨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风计划”,就是通过我们的平台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优质内容的扶持力度,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更具生机的独特魅力。还有我们的“三农信息普惠”等等。这些是公益,但同时也属于我们平台产生的优质内容,这是和传统企业不太一样的地方,也是一种直接责任的实现。
还有一种属于协同责任的实现,比如我们正在做的“感光计划”,将公益需求和公众进行对接,这种需求可能是基金会的某一个项目,也可能是某个个体的救助需求,以新闻图片的方式进行传播,最终帮助到有救助需求的人。

张羽为“头条寻人”好心人颁奖并致谢
再就是创新责任。比如说我们正在做的“头条寻人”,就是依托今日头条的地域精准弹窗技术,帮助各类家庭寻找走失的家人,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寻人平台之一。截至2018年底,我们已经帮助8000多个家庭团圆。以此为基础,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扩大范围,发起了“寻找革命烈士后人”、“两岸寻亲”等项目。这就是利用我们的产品优势和创新来承担社会责任、助力社会公益。
《公益时报》:在公益项目甄选或投资方面,您如何品评其优劣和可持续性?
张羽:首先,这肯定不会是我一个人的判断,而是来自整个团队的认知共识。我们在判断任何一个项目的时候,一定是在信息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完成的。在评估某一个项目时,我会拿出作为公益部门的考量,但也会综合公司内部其他部门,例如产品部门等等部门的建议和意见。看似这些部门与公益项目好像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评估真正启动之后,我们尊重来自每一个部门的信息反馈,达到无障碍的信息沟通。
第二,我们在对某一个项目的观察和评估过程中,非常看重实效。我们投入的项目,一种是我们公司自己深度运营的产品,一种就是经过甄选后的公益慈善类项目。去年我们在西藏捐助了2500万元人民币,旨在推动西藏地区的互联网普及和信息化。在考量类似公益项目时,它必须符合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公益的重点领域,即扶贫、社会治理、青少年教育以及环保等。这样我们既可以进行持续的投入,也可通过我们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给这些公益项目赋能。比如去年,我们与贵州省慈善总会合作了“益童乐园“项目,目前已经建立了20多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或扶贫搬迁的留守儿童在校外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助力其健康成长。我们不仅是简单的提供乐园建设,更重要的是持续地注入内容。比如邀请抖音和头条上的大V科学家们对孩子们进行科普教育,让孩子们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同时也可以把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需求通过我们的产品及时反馈至我们的平台,让社会公众看到他们的成长。
互联网推动公益慈善透明化运营的脚步不可逆转
《公益时报》:最近公益圈有匿名作者质疑一些公益机构的信息公开和财务问题,业界对此争议很大。您认为当下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是否需要质疑?怎样的质疑和监督才是有价值的?
张羽:其实你谈的这个问题在昔日我们的报道中遇到过很多。比如说当年曹德旺大手笔的慈善捐赠之后,就有人出来质疑,继而产生这样那样的舆论纷争。你说的匿名作者批评公益圈这件事我不了解,但我可以从以往作为记者的视角谈谈。
首先我觉得所有的爱心都是需要鼓励和保护的,当一个人做一件善事的时候,需要的是掌声,这不仅是对个体的鼓励,更重要的是,掌声会带来更多的同行者,产生更积极的意义。但你说要不要有质疑,当然要有质疑。因为从小的方面来讲,有人做善事为的是博好名声;从市场和商业规律来讲,不乏慈善消费的;也有人会沽名钓誉和骗取公众资源,这都是有可能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不仅会对公众的爱心带来伤害,更是对整个公益慈善信任体系的重创。尤其是组织性的公益行为、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公益行为,那一定是要高度的监督。
就此而言,我想可以再深入探讨一下互联网介入公益的好处。互联网带来的最本质改变就是信息的通达和对称性,它消除了信息的不平等。具体到公益慈善项目,我们强调“公益是阳光下的事业”,互联网首先就实现了这种信息的公开对称,项目的每一步都通过网络公开,基于此,你显然就会于无形中增加对该项目的信任和亲近,这是过去传统媒体所不可能达到的,无论是信息的承载量、速度及互动,也都是其无法匹敌的。也由此带来了整个社会公益行为的改变。
当代企业家的标配:践行社会责任 参与公益慈善
《公益时报》:作为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特邀主持人,您对企业家群体有着自己的观察。您如何看待企业家践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
张羽: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与担当,没有创新,企业不可能发展,没有担当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而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现在的重要担当,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主动的去承担社会责任,以个人的身份去投身公益,我们看到在世界上很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把慈善公益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而在中国,这样的企业家也越来越多,在亚布力论坛上,就有这样的优秀企业家。
公益是一件可以做到老的事情
《公益时报》:2018年末,您离开了工作奋斗了20多年的中央电视台,选择到互联网公司重新开始。按您自己的话说是“年龄到了,想要换一种活法。”您会如何总结之前这些年在央视的工作经历?未来想要换一种怎样的“活法”?
张羽:我曾做过26年的记者,记者也曾是我最理想的职业。所以我想说……这叫”炫耀”吗?(笑)——我从北京大学这样一个使命感很强的学校毕业后,觉得最理想的职业就是做一个铁肩担道义、妙手做文章的记者。我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你喜爱的,那你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因为你会把这份职业作为谋生的比例压到最小,当这份职业在满足了你基本生活需求之后,你还愿意投入更多专注和热情,把它当成一个事业,那你真的是很幸福的。其实世界上这样的人并不多。
中央电视台不仅给了我非常精彩的职业生涯,还给了我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因为它是一个国家平台,这样一个平台让你有机会与历史同在,与新闻同行。过去我每年的年度时间表是与国家大事甚至国际大事结合在一起的。有大事发生,你就站在新闻现场。你可以最近距离的观察到与其相关的风云变幻,你跟那些最有意思和最有故事的人在一起分享人生和理念。所以说,我对中央电视台充满了感恩。
我今年已经50岁了。我觉得人要持续的成长,就必须给自己寻找一种压力。我突然发现自己内心产生了一种冲动,就是想要寻找一种新的人生可能。我一直觉得凡事要讲究机缘,突然发现这个机缘到了,那么你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去迎接这种可能。
第一,这种可能让我更年轻,因为你要进入的是一个朝气蓬勃又年轻的新行业,你需要学习无数新的东西。原来的岗位我当然也要学习,但更多可能是职业兴趣驱动的学习,比如政治、经济、历史等,要与所传播的内容有关且能产生积极的互动。但现在的学习更多是源自新选择带来的学习需求。比如现在我会看大量的互联网方面的书,不怕见笑,现在我还看《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神一样的产品经理》等这些类型的书,这是以前我不会看的,但现在我必须去看。

张羽代表字节跳动与地方项目达成合作
第二,字节跳动是一个正处在快速成长的年轻的公司,你必须跟上团队的成长和发展速度。我一直在开玩笑说,我是年纪最大的,张一鸣就安慰我说:“没关系张羽!你看上去还是挺年轻的!”(笑)所以我想,不光是要看着年轻,而是要心态真的年轻,那你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我想任何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已经小有实现、充分适应的平台,去更换一个新的领域和环境,压力和纠结都无法避免。有人说,张羽你离开中央电视台这么一个辉煌的舞台,原来都是在聚光灯之下,万众瞩目,现在到了新的平台,即便不否认你是一个人才,但你到底能行不能行,能不能让自己持续的成长并且做出一点事情来,还是得打一个问号。面对所有这些来自外界的关心和质疑,我觉得我还好,主要是心态还好。可能在来之前我已经想明白一件事,就是我主动拥抱这个新变化,迎接人生中一种新可能,我并没有期许一定能做出多么辉煌的成就来证明自己。同时我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切从头开始,不懂的东西就踏踏实实学习和请教,去承担责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必须说一说,这并非是刻意的宣传和夸耀,就是字节跳动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业务氛围非常好,非常健康和良性。这里不强调层级,不强调TITLE,不强调权威,不强调属地的界限和分割,我们更强调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流动,强调透明、公开和共识。我感觉到这个平台非常自然舒服的接纳了我,这也让我压力减小,不断前行。我觉得这种企业文化是特别值得一些传统公司和机构好好学习和借鉴的。
最后我想说,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全新的平台,实质上变换了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你可以调动很大的平台、产品以及社会资源去尝试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我参加我们的“今日头条‘谢谢你’2019互联网寻人大会”就很有感触,我们三年让8000多个家庭得以团圆,而且我们在持续不断地扩大规模地做这件事;我们做“山里都是好风光”项目,需甄选20个贫困县对其文旅进行推介,就会有几百个贫困县来报名。从中你可以看到自己和公司对社会的贡献。这种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方式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愿意去拥抱和尝试这种新的变化,其实无论是做记者还是现在做公益,初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推动社会进步。我为此很开心。放眼望去,其实许多人最终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就是公益,比如我们知道现在很多知名的中外企业家,他的人生及事业归宿就是公益慈善,公益是一件可以做到老的事情,它没有年龄的限制,且因为你的不断付出而让人生更具色彩和意义。
– END –

作者/ 文梅
责任编辑/ 高文兴 排版/ 吴丽萍

公益时报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获取版权

推荐阅读
谁是dangpu?公益圈的一粒“老鼠屎”还是一条勇敢的“鲶鱼”?
天明集团董事长姜明:人生一世,最大的事情不过生死

公益时报
政策解读/公益活动/热点事件/社会创新
关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