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qc35蓝牙连接(耳机连接教程及报价)

bose qc35蓝牙连接(耳机连接教程及报价)在人类日渐忙碌的今天,时间在变,耳机也在变。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人需经受的等待也越来越多。此时,或许你在某个办事机构上排队,或许我也在某个码头上等着天星小轮。

当等待变多的时候,人需要隔绝的烦嚣也变得更多。或在这个时候,你会选择用音乐将自己从这个这些嘈杂声中隔离出来。此时,耳机不再只是简单的音乐容器。它就像是亚马逊阿楞的箱子,将你的头罩在一个独立空间内,不容别人打扰。哪怕只是两声“啧啧”的催促,也会融入思绪当中。

正是这个原因,痴迷日系声线的我也在早年入手了 BOSE QC25。不求什么,只为安静。但走到手机接口也不够用的今天,随身还带着换电池结构的有线降噪耳机仿佛也有些累赘。除了普通的音乐播放,耳机还需要兼顾通话、语音控制智能助手等工作,单一的有线降噪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所以,BOSE 便带出了 QC35,一副备齐无线、降噪的结合体。而今天这篇体验,正是作为日系爱好者的我说服自己,剁下这 2888 人民币去更新的理由。

统一色泽的 QC35,现代感更强BOSE 在设计 QC25 的时候,风格其实已经起了变化。QC25 用的是类似鹅卵石的机身造型,深沉的黑色机身上结合亮银色的面板,带出一种经典传统的反差感。

尽管耳棉内部和线材、线控部分位置透出的蓝色,让它有种监听耳机的感觉,但实际上,这也是 BOSE 渴望在 QC25 上突出科技设计的处理。

而对比 QC25,QC35 则用的是统一色调和更为精准的细节处理带出其外观的魅力。同样是黑色版,QC35 的面板和机身都采用了相同色泽的黑色,表面也带有“明显金属颗粒”的细节处理。和旧款不同,面板上的 BOSE 标志这次也用了深黑色。尽管没有旧款来得亮眼,但 QC35 的视觉一体性更强,给人的感觉更为深沉。

键位设置方面,QC35 没有太大的变化。机身配备的依旧是 2.5mm 音频接口,音量控制依旧在机身内侧下方,蓝牙、降噪提示灯放在按键相近的地方,而机身开关还是用相同的形式存在。这次最值得一提的是,QC35 加入了 NFC 功能。NFC 接触为在右侧耳机的边上。只要是有 NFC 的设备,右手随手提起触碰一下耳机就能够连接,还是十分方便的。

同样,QC35 采用也是全包裹设计。耳棉能够刚好能够包裹耳朵,加上顶梁的缓冲带,耳机的佩戴感还上算舒服,BOSE 在这方面的处理算是处于合格以上的水平了。

毕竟,佩戴舒适度对于主动降噪耳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主动降噪结构本来就是一种疲劳加速的装置,如果耳机本来佩戴就不舒服的话,出来的效果会很糟糕。当然,QC35 没有这个问题。重量感适中的机身搭配耳棉和缓冲带的表现,还是能够让你带着很长时间的。

BOSE 专用技术加持,多设备持有者的福音像上文说的一样,用户只需要抬起手,拿着带 NFC 的设备一拍机身即可连接。既不需要脱下耳机,也不需要花时间的去配对,十分简单。

另外,BOSE 特有的传输技术一直都是 BOSE 系列产品的重点。对比 aptxCSR 和局限性更强的 LDAC 技术,BOSE 开发的具备更广的兼容性。即便是和任何传输技术都没有太大关系的 iPhone,BOSE 也能通过这种技术来确保文件传输质量,以保持声音质量。

这对于多设备用户来说,即便是设备切换也不必担心传输协议不兼容的问题,使用起来更加随意。通话方面,BOSE 也在 QC35 上做了一定的技术调整。

QC35 能够实现通话时的可控消噪功能,双麦克风结构也能降低环境音对通话的影响。另外,BOSE 官方表示:

用户可通过 Siri 和其他手机 VPA 功能改善文字至语音转换的准确度,并且拥有清晰、自然的通话音质。这对于常用普通耳机通话,或经常使用语音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方便的功能。至少,你不需要为了更好的通话质量而特意再换一副耳机。

降噪,BOSE 被成为“降噪缔造者”的唯一理由谈到降噪质量的时候,带过 BOSE QC35 的人都知道:

QC35,绝对是一个优秀的盖头箱。即便是在烦嚣的街边,你也能安静地敲完一篇字数 1000 的文章。的确,BOSE 对降噪的雕琢应该是行内数一数二的。在 QC35 的主动降噪下,能够清理绝大部分低频、持续噪音,人声噪音也做到很好的压制。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很稳实的降噪感。

同时,BOSE 自身的底噪控制也非常出色。在音乐播放过程中,听者能够明显感受到的是一个清净(清静和干净)的背景。这可是大部分降噪耳机都忽略或者是做不好的点,但 BOSE 就能够兼顾到了。这也是 QC35 被评定“降噪满分”的原因。

听感方面,刚刚带上 QC35 的那一瞬间,那股均衡新味道还是很让我惊喜的:

吴雨霏,告白 剧场版(Feat. 周柏豪)(320kbps 云音乐,蓝牙无线 SBS 模式)听过 BOSE 的 Lifestyle 650 之后发现,BOSE 的声音风格正在变化。现在的 BOSE 不再只是一味的深沉低频,QC 35 在人声以及中高位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首先,QC35 带上之后能够的第一变化是声音倾向。原本以为声音会有明显的偏暖,但 QC35 的实际表现会更加均衡一些。在没有打开降噪模式的状态下听音乐,QC35 不会表现出明显的闷头感。低频包裹会比以前的产品要小一些,整个环境中透露出一种原本不属于 BOSE 的“清淡感”。

C AllStar 逾越生死 (ALAC 无损,蓝牙无线 SBS 模式)对于一些背景不太突出、整体较为柔和的流行,QC 35 还是能够应付。并且,能在最大限度下提升的文件质量的话,QC 35 在齿音控制、高频处理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耳机的分离度表现尚可,歌曲最后的合唱部分还能听出层次感。声音比较厚实,敲击低频能够感受到弹性,整体声线较为清脆。只是,在高频乐器的延展上,QC 35 还有进步的空间。

John Alexander,Gaint Step(Free Jazz,ALAC 无损,有线)个人感觉,Free Jazz 这种稍微柔和的纯音乐才是 QC 35 的主场。QC 35 对两个版本的 Gaint Step (还有 John Coltrane 的 LP Version)都能够实现较好的还原效果,恰到好处的分离度能够大概听出歌曲的细节,适中偏淡的低频下潜有助于提升,声音有足够的厚度而且不会偏闷。与此同时,QC 35 整体的解析力尚可,虽然不能满足日系“泽野弘之”风格的 Soundtrack,但要应付这一类 Free Jazz 一类较为舒缓的音乐是绝对没有压力的。配合清理喧嚣的降噪,这能够为听者一个纯净的环境,再配咖啡和书,这段时间也算是完美。

总的来说,对于我这个日系爱好者而言,QC35 应该有一个特殊的歌单,一个专为“安静”这个字打造的歌单。它在解析力、高频表现等方面的提升确实很让人惊喜。或者,也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

QC35 在高频、解析方面的表现确实让我觉得十分惊喜。尽管没有到“疯狂”的程度,但更符合广大观众的均衡会让它更得人心。

如果一定要扯上一个名字的话,QC35 的整体表现和让我记住的不是‘泽野弘之’,而是‘菊地成孔’。

BOSE QC35,降噪爱好者非试不可的产品总的来说,BOSE QC35 应该是目前 2000-3000 元档中,降噪口碑最好的产品。

有一个品牌,他们耳机未必都能够获得专业音频发烧友的青睐。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刻在品牌上的四个英文字母,代表的肯定是一种对 “降噪技术” 的偏执、疯狂和专注。这,就是 BOSE。应该说,这就是 BOSE 的功力。比起市面上降噪时还会带着大底噪的 2000 元级竞品,QC35 无论在底噪控制还是降噪质量都可以说是高水平的发挥。作为 BOSE 门下的旗舰级产品,QC35 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了。

同时,无线、NFC 功能加入之后也让 QC35 变得更加方便,20 小时以上的无线降噪续航也使用者变得省心。综合这些条件筛选下来,BOSE QC35 绝对是这个价位下的唯一,也是降噪爱好者非试不可的唯一选择。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