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数据调查及分析(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总结)

大学生就业数据调查及分析(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总结)

2020年我国有高校应届毕业生874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创历史新高。其中,我省高校2020年预计有毕业生40万人,本科及以上有约20万人。由于经济下行、“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各方压力,不仅宏观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大学生就业也受到较大冲击,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

湖南省政务大数据研发基地运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长沙市大数据局、长沙市人社局、中国联通、智联招聘公司等数据,再结合主流网络平台大数据和网络调查数据,从我省2020年应届毕业生情况、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就业难度、重点产业人才缺口情况等几个维度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注:这次分析的对象是我省本科及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专科毕业生由于历年来就业形势优于本科毕业生,故不在分析范围内),形成此报告。

一、2020年我省应届毕业生情况

1.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人数超20万,创历年新高

截至2020年5月13日,我省普通高等院校2020年届预计毕业生有400229人,其中博士毕业生1895人,硕士毕业生 22725人,本科毕业生176869人,预计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中建档立卡贫困生共9771人。

2018年到2020年湖南省高校毕业生总数呈持续上涨趋势。从18.43万增加到20.14万,增幅为 9.23%,其中研究生(博士、硕士)从2.01万增加到 2.46万,增幅为22.38%;本科生从 16.41万增加到 17.68万,增幅为7.74%。在学历结构上,高学历人才(博士、硕士)数量增幅较大。

2.毕业生人数排前三的专业依次为会计学、英语、土木工程,理工科学生就业预期好于人文社科类学生

会计学、英语、土木工程专业具有专业技术性强、适用范围广、在职场中收入稳定的优势,近年来一直是传统热门专业,毕业人数遥遥领先。

我们统计了近3年毕业生人数排前5的专业分布情况,从专业文、理分类来看,学历越高,文科生所占比重越小。

从专业来看,不同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预期有所差异。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学及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非常难”的人数超过了平均值;而理学、医学、工学和农学类学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非常难”的比例低于平均。由此表明,理工科学生对就业形势的预期要好于人文社科类学生。

3.超6成毕业生愿意留湘工作,湖南近年呈人才净流入态势

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湖南就业创业,近年来我省多地出台了就业、创业、户籍、安居、人才等一系列就业利好政策措施。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未改变高校毕业生对湖南的喜爱,根据调研数据,有超6成应届毕业生愿意留( 来) 湘工作。从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区看,有52.4% 的大学生选择留在长沙工作, 有9.3% 的选择长沙以外湖南省内的其他区域工作; 有17.3% 选择北上广深工作; 有20.8% 选择东南沿海城市工作。

二、2020年我省校招需求情况

1.校招岗位同比减少,岗位需求呈现向名校倾斜态势

根据2020年5月智联招聘网的在线数据,校招岗位10510个,较2018年和2019年,分别减少了21.53%和18%。其中985/211院校的校招岗位1846个,占校招需求17.56%,研究生的校招岗位650个,占校招需求6.18%。虽然针对研究生和985/211院校的校招岗位数变化不大,但在校招整体下滑的趋势下,需求占比增加了4-7个百分点。

受“新冠疫情”及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减少,用人单位寄希望通过控制人工成本在优质毕业生中选拔人才,来提升校招性价比,造成校招需求呈现向名校倾斜态势,2020年表象尤为突出。

2.教育培训行业持续火热,IT、房地产、金融行业减招

2020年5月,校招岗位增加的行业有教育培训、能源环保和机械制造,同比增长了9.13%、14.22%和0.85%。校招岗位大幅减少的行业有IT行业、地产建筑、金融和文化产业,4个行业校招总岗位数同比减少了41.62%的校招岗位。

“新冠疫情”在给经济带来影响的同时,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比如加工制造、线上教育等,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仍然无法弥补整体需求逆差。

3.中小企业校招需求减少,大型企业岗位竞争激烈

2020年5月,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企业校招岗位数5540,较上一年减少了2692个,减幅为32.71%。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校招岗位数略有增加,较上一年增加了7.7%,但其就业竞争难度系数为25.51,同比增加了1.6倍。

三、就业难度分析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经济下行造成校招需求锐减,供大于求。一方面,整体经济形势下滑,各家企业开启的校招岗位数量同比减少;另一方面,高考录取人数和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加,这意味着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持续增加。这种不平衡的供需关系导致了近年来校招的严峻形势。二是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小于普通院校。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好,一直以来具有竞争优势,校招岗位较少,造成今年招聘标准水涨船高。原本只需普通二本本科生岗位,现在可能在985/211院校中挑选,故普通院校的求职压力空前加大。三是研究生就业难度远低于本科生。2020年应届毕业研究生人数为24620,就业竞争难度系数为10.52,本科生就业竞争难度系数为21.76,是研究生的2倍。就业岗位减少,研究生抢占了优质的校招岗位,进一步压缩了毕业大学生的就职空间,加剧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四是IT行业、地产建筑、机械制造行业求职竞争激烈度排前三。往年吸纳应届毕业生较多的IT行业、地产建筑、机械制造、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等行业求职竞争激烈,其中IT行业、地产建筑、机械制造今年5月的就业竞争激烈度排前三,是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五是近3成应届毕业生未找到工作。2020年应届毕业生中,超过2/3 的毕业生选择“入市”就业。相较往年,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出现回落,不足1%。选择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试的比例为5.27%,较往年有所增多。

四、长沙市重点产业人才缺口情况

长沙市重点产业人才短缺排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电子信息、高端制造和金融。此外,在生物医药、材料、教育、汽车等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短缺。近年来,我省推出多项人才引进政策,各类产业吸引不少外地人才落户,但因产业处于发展阶段,人才需求仍存在缺口,需要进一步加大引入力度,兼顾产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在引入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

五、对策建议

数据分析表明,今年我省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比往年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在经济下行、疫情冲击等叠加影响下,毕业生的期望行业、岗位、工作地点等发生改变,新经济行业受到青睐,传统的线下求职逐步转换为线上招聘面试。

疫情确实给今年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但总的来看,我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湖南作为人口大省,市场空间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特别是近年来新经济、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日益增强。

为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中小企业是就业最大容纳器,疫情期间,中小企业、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受较大冲击。企业在,岗位在,就业就在,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要将各项惠企援企政策落实到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发挥其充分吸收就业的作用。

2.进一步开拓就业市场,丰富拓宽就业渠道。扩大企业吸纳规模,重点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重点围绕“五个强省建设”、长株潭“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引导毕业生到这些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就业。拓宽就业渠道,支持做好毕业生升学、攻读第二学位、应征入伍、考公、“三支一扶”、基层就业等工作。

3.进一步创新招聘方式,加大线上岗位投送力度。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招聘、“云宣讲”、直播招聘等新兴招聘方式,借助校友推介、校企合作、企业内推等手段增加毕业生求职机会。指导相关部门和招聘中介,将企业用人需求和毕业生基本信息进行匹配,通过在手机上精准推送招聘广告的方式,提升有效信息的送达率。

4.进一步鼓励创新创业,强化就业指导帮扶。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尤其要加大新经济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发挥就业资金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推动保障作用,重点针对新经济的特点,结合已有的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根据我省省情,设计出一套适用性强、匹配度高的新经济就业创业培训体系,让毕业生真正掌握就业创业技能。

5.进一步加快信息共享,推动人才资源互通。建议依托省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全省范围内人力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形成人才大数据,为省、市政府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对省、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建立就业政策咨询一网通平台,为企业、个人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6.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使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应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科学、前瞻性地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在软硬件和师资方面做好相关准备,将高校专业与就业市场接轨才是长久之计。

●【决策研究】加快长株潭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作动态】湖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应急逃生演练

●【决策研究】湖南文化、旅游加强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的建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