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翼乌邪恶之老师挤奶(无翼乌之邪恶老师挤奶全彩)

声音与生态研究专题·第17期

摘要:本文是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的合作课题,主要围绕藏族音乐与生态而展开的考察与阐述。辽阔而高寒的藏地自然生态孕育了藏族人千百年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万物有灵的神灵信仰。藏族音乐由此孕育而成。本文在浩瀚的藏族音乐中,选择“巴塘弦子”、“米拉日巴法会”、“宗教乐器侗钦、嘉铃”、“藏族民歌”等四个内容进行阐述,由此既能代表不同藏区,又可代表不同族群;既可呈现民间艺术,又可展现宗教文化。

关键词:藏族音乐与生态;巴塘弦子;米拉日巴法会;侗钦;嘉铃;

*本文原载于《大音》第1期(2020年)

2012年10月10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烈日高照的下午,我和萧梅老师如约见面,这是我与老师的第二次会面,相比第一次的晦涩和生疏,这次多了一份熟悉和淡然。老师为我沏好一壶茶,我们边饮边聊,一切都是那么随意和自然。老师询问道:“藏族音乐与生态有多少关联呢?”顿时空气凝结······我瞪大双眼,作为一个藏族人,一个民族音乐的研究者,我对本民族的音乐到底有多深的思量?我研究藏族民间音乐整整七年,这七年总是围绕民俗活态、音乐形态而分析,对于“藏族音乐与生态的关联”的思考真的很少,一时我无言以对······面对老师和蔼温存的目光,我知道老师在期待着什么,我必须有所回应,这时,我唯一可以想到的就是“拉伊”(藏族情歌)。一个研究了七年的课题,一个帮我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的课题。我凝望着老师回答道:“例如,藏族情歌拉伊的引句部分,它是与藏族自然生态密切关联的,引句的盘旋上行和迂回下行,正是牧民上山和下山的真实写照。”是的,老师把我带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个从来没有或者几乎没有涉足的领域。在过去的一年零八个月中,我思考过、拿捏过,是把书写对象定格在安多藏区呢,还是康巴藏区?藏区有句古语“想朝拜佛祖,要到卫藏去;想放牧牛羊,要到安多去;想看歌舞,要到康巴去。”最终,通过访谈、查阅和田野,本课题还是从康藏拉开序幕,并延伸到安多······

无翼乌邪恶之老师挤奶(无翼乌之邪恶老师挤奶全彩)

图1藏族手持转经轮(银卓玛摄)淳淳的雅鲁藏布江水在这里发源,巍峨的喜马拉雅山在这里屹立,养育华夏子孙的长江、黄河从这里流淌,这就是青藏高原,一个藏族人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是世界屋脊的守护者、是神山圣湖的守卫者,他们淳朴、诚实和善良。

如愿以偿吧!

有求必应吧!

期望实现吧!

事事如意吧!

祈祷虔诚信教徒!

祈祷教徒无魔难!

祈祷教徒受福德!

祈祷寺院香火旺!

祈祷人生得长寿!

祈祷牲畜膘肥壮!

祈祷众生无疾疫!

祈祷庄稼不遭殃!(藏族歌谣)

图2 青海牧区高山上的圣地(银卓玛摄)我就出生在这块吉祥圣地,在家乡,随处可见随风飘扬的经幡、庄严肃穆的寺院和身着紫红色袈裟的僧人。我庆幸自己是个藏族人,若有来生,一定还做藏族人,这就像对佛陀的信仰一样,扎根在每一位藏族人的内心深处。藏区最美的季节便是夏季,这个季节有着青春少女般的妩媚,它那么迷人、美丽。人们在漫山遍野的野花和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快乐的享受着自然的馈赠。成群的牛羊也任性的吃着青草,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这就是藏区的夏季,一个最好的季节,也是最好过的季节。夏冬交替,这是自然界不变的法则,藏区的冬天真的难熬极了,草原被冰雪吞没,河水被寒风冰冻。记得小时候常常会有大雪封山的日子,一旦大雪封山,就意味着又会有很多牲畜被冻死、被饿死,面对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们束手无策,内心虔诚的信仰便成为藏族人唯一可以借助的力量。不知道多久以前,曾经听到过一位学者对我说过一句话:“藏族人的生活史,正是一部信仰史。”时隔多年,现在细细品味这句话,依然回味无穷。“自然生态”孕育了我们藏族人与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万物有灵的自然信仰和神灵主宰的人文语境。藏族音乐也正是这个“生态母亲”孕育的孩子一般,丰富多彩,充满神秘········于是,我踏上了寻访“藏族音乐与生态”的征程。

一、巴塘弦子(BourdonXunzi)与“孔雀”

“阿尼!您知道您老家有什么音乐与生态有关系么?”我这样问着婶婶。阿尼是西藏昌都人,又是藏学研究的专家。当拿到这个课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她。“哦,卓玛!我的老家有很多这样的音乐,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听到过老人给奶牛唱的歌,意思就是安抚奶牛,让她在挤奶的时候可以温顺。奶牛心情放松了,挤的奶也就多了。但是,现在基本都失传了,反正我再长大一点之后,就没有听到过了······”此时,阿尼面目平静,似陷入自己的陈年回忆之中。随后,她便面带笑容的告诉我,她认识一个巴塘的学生,也是康巴人,他可能知道一些,后来经阿尼引荐,我认识了一位巴塘男孩。一头浓密黑亮的自来卷、一双大大的双眼皮,身材敦厚而结实,这就是我认识的洛桑泽仁,典型的康巴汉子。也正是这个男孩子把我带入了巴塘弦子的世界,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巴塘人,对于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如数家珍,自然也熟悉那里的民间歌舞。“洛桑泽仁!你好,你知道巴塘有什么音乐与生态有关吗?”洛桑若有所想的沉默片刻后,告诉我:“巴塘弦子!我们家乡的弦子就有与生态相关的曲子。”我一脸惊喜,马上追问:“什么曲子?”他立刻回答我:“玛雅曲同,这个曲调中就有模仿孔雀飞翔、喝水的动作,这种算不算与生态有关啊?”“当然!这就是我要寻找的与生态相关的音乐。”当时,兴奋的我,一直“咯咯咯”地笑。藏族人是一个及其爱笑的民族,在老家,随处可听到爽朗的笑声。也许是在北京待的太久了,我突然意识到,有多久没有这样敞开的笑过了,生活环境的变化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我相信缘分,婚姻需要缘分,娶妻生子也需要缘分,仅这一“缘”字,是累生累世的因果业力所成就,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知便是缘分最好的见证。冥冥之中,我写《藏族音乐与生态》一文,也正是机缘所致。

图3 巴塘弦子[1]自古就有高原江南美誉的巴塘县,被誉为歌舞的海洋,弦子的发祥地[2],巴塘县位于四川甘孜州西部的康藏高原上。初到这片土地,我就在想:“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没有‘弦子’这般动听的音乐呢!也许,只有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才能够孕育出‘弦子’这般美妙的音乐,也难怪会产生与孔雀一样绚丽的舞姿!”巴塘弦子是一种集器乐(藏二胡)、歌、舞、诗为一体的民间歌舞艺术,表演一般可以由三四五人,甚至数十百人集体参加,其中,三四名男子拉奏胡琴伴奏,其余男子和女子则边歌边舞。这是一种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民间艺术。每逢节日庆典、男婚女嫁及亲友聚会,大家都会相约而唱、结队而舞。藏二胡正是弦子音乐的核心,领舞者也是胡琴手,他们则是舞队中乐感最好的人,他们通过拉奏胡琴来控制整个舞队的节奏。也因为弦子音乐曲调短小精悍,节奏整齐鲜明,律动明朗欢快,所以,当音乐响起,人们也会不自觉地随乐起舞。

说拉萨,到拉萨,

拉萨建在海面上。

说巴塘,道巴塘,

巴塘建在大鹏上。

这是一首在巴塘藏地广为流传的弦子唱词,歌词是历史留给当今世人的一份瑰宝,有谁能知道这首弦子在流传过程中那些不被人知的传承故事呢,而这些描写自然生态的语句又是否真实?2014年的“五一”,我和爱人去拉萨朝拜,这也是我们两个藏族人平生第一次的圣地之行。“只有我们藏区才能看到像棉花一样的云朵!”我看着天空不经意的对他说着。再往前望去,布达拉宫就屹立在面前,比想象中的还要宏伟。红白相间的建筑色调,显得庄重而巍峨,“拉萨,我来了!”三十年了,我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到达拉萨首先朝拜的应该是大昭寺,其次才是布达拉宫,所以,我们只是站在宫殿前,一饱眼福后,向大昭寺出发。相传藏地是有一仰卧的魔女作祟,为了镇压魔女,便在它的心脏部位修建了大昭寺,之后陆续在它的各个关节要害处修建了大小不一的寺院,也许,这也是先转大昭寺的原因之一吧。

图4 仰卧的魔女漫步在拉萨街头,随处可见漫不经心、懒洋洋晒太阳的狗,早些年就听人说拉萨的狗比人多,呵呵,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也足以说明这里的动物和人是多么的和谐。随后,我便被满街的拉萨人所吸引,可能是在城市待的太久了,许久没有随心所欲,悠闲自得地散步、转郭啦(绕圣地转圈)了·····望着一个个手持念珠、口念经文的拉萨人,顿时让我羡慕不已。从大昭寺出来,我被八角街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珠宝对于女人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我一介女子也当然无法抗拒,货比三家,最终将一块绿松石收入囊中。松石乃佛教七宝之一,在藏区,绿松石是每个人必有的财宝。之后,陆续买到心仪的宝贝,一件拉萨藏服和一块布达拉宫图案的挂毯。

图5 拉萨藏服、布达拉宫图案的挂毯、绿松石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来到布达拉宫,听闻宫殿建在一块湿地上,果真,宫殿后面还有一汪湖水,湖水碧波荡漾引来无数候鸟栖息。巴塘弦子中“拉萨建在海面上”的唱词真实不虚,待从拉萨回来整理照片后发现,竟然没有一张布达拉宫背面的全景照,失望至极,无奈之下,只得从网上寻到一张合意的照片。巴塘与拉萨相隔甚远,因同为藏地,都有着虔诚的信仰和悠远的民俗。据说巴塘城因其地形酷似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鸟,便有了“鹏城”的美誉。果然,县城中心就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鹏鸟展翅铜塑。说巴塘,道巴塘,巴塘果真建在大鹏上。藏族民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凤凰孕育后代,一只是大鹏,另一只便是孔雀。”巴塘弦子中就有不少描写“孔雀”和“大鹏”的唱词。

孔雀鸟我无故乡,

没有故乡飞他乡。

是从何处飞来此?

是从印度飞来的。

图6 拉萨布达拉宫背面图

图7 巴塘县城的鹏鸟展翅铜塑这首弦子唱词早已写明了孔雀作为一个外来物种在巴塘家喻户晓,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呢?为什么在藏地(不止巴塘一处),很多藏族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藏传佛教中都会有孔雀的影子?尤其当听到相关孔雀的巴塘弦子后,更是激起了我去探其究竟的欲望。今贪欲如乌毒林,勇如孔雀能调解,懦如乌鸦命葬送,自私焉能调此毒?孔雀以毒草为食,在藏传佛教密宗中,常用孔雀羽毛来寓意洁净,并用于庄严佛土。相传“在古印度,孔雀是一种吃人的野兽。一日,佛陀在大雪山修道时,遇到了一只孔雀,它便吞食了佛陀,之后佛陀就与它商量,如果能把自己吐出来,就奉它为母,密宗中的“佛母孔雀明王也由此而来。”[3]

图8 三幅孔雀明王像在传统上,印度的孔雀是蛇与蝎这样的有毒生灵的天敌。孔雀绚丽的色彩和长尾羽冀代表着将这些毒物变成智慧甘露或圆满。·····孔雀也与太阳有关,因为它忧郁的叫声宣告着黎明的来临。······作为光的象征物,孔雀造型常常做成青铜酥油灯,照亮印度和尼泊尔的庙宇。作为手持器物,三根一组的孔雀翎象征着贪、嗔、痴“三毒”的嬗变。五根一组的孔雀翎象征着贪、嗔、痴、慢、嫉“五毒”嬗变成五佛智。孔雀翎上的“眼睛”代表智慧,其发光的金色羽杆代表着佛陀无数的方便和方法。孔雀翎经常装饰在扇子、镜子及天神高擎的宝伞上。它们也是插在飞镖上的羽毛和净水瓶中的水掸。某些护法神也戴有三根或五根一组的孔雀翎作为盔饰的一部分。藏军的头盔上也饰有一圈相同的孔雀翎。大成就者萨巴日巴身着一件孔雀毛制成的围腰,是无种姓的萨巴拉部族的象征。这个部族在印度东部的温迪亚古林中以狩猎为生,金刚乘中的“大孔雀天母”的右手持有孔雀翎。在大圆满教法中,可用孔雀翎象征物代表‘超越定’。”(罗伯特·比尔,2007:187-188)藏传佛教《利器之论》这部重要著作中,就阐述修心法要时,即以孔雀借喻修行之人之修为典范,书中第3页便写到:“孔雀漫步毒林中,园圃药草纵多美,孔雀于彼不生喜,依毒精华以茁壮。”随即书中解释道:“以孔雀暗喻身处红尘世俗之中的菩萨,如同孔雀般如此行道,尽管世俗之乐赏心悦目,勇敢的菩萨却不为所动,依然在苦难业中成就。······菩萨一如孔雀,以毒草为食,化毒为修行本,日益茁壮于生活林,广纳一切境,力破贪执障。”[4]如同世尊释伽牟尼佛身为王子,不贪着皇宫富贵,依然放弃王位,出家修道,求解众生脱离苦难之佛法。所以,正是由于孔雀在藏传佛教中这种特殊的象征性,自然成为藏族人民喜爱的飞禽,用其翎毛装饰佛堂,并用美好的语句描绘它,美妙的歌声歌唱它,优美的舞姿模仿它。孔雀并非巴塘地区的源生物种,巴塘弦子“少年朋友们”的歌词中唱道:“情人若去印度,带回孔雀羽毛”,孔雀乃佛教圣地印度之飞禽,巴塘人把对它所有的崇敬都融合在了弦子歌舞之中。唱词和舞蹈动作中模仿孔雀,比如“玛雅曲吞”(直译为孔雀喝水)完全模仿孔雀喝水的一举一动,这个动作一般由一两个或三四个女性跳,其他女性歌唱(帮腔),男子拉琴伴奏,无不显女子优柔和男子的刚毅。【谱例1】孔雀喝水(巴塘弦子)

把唱词一一翻译,更显语句之魅力,男女合唱拉开序幕,且在一问一答之中,将孔雀的习性和特点表现得淋漓精致。男女合唱:今天孔雀真美丽,何处飞翔来此地?今天孔雀真漂亮,故乡飞来金孔雀。男女合唱:孔雀嘴里吃着的,是何等奇异食物?孔雀嘴里吃着的,就是毒树的叶子,吃了毒树的叶子,孔雀有何等益处?羽翎更加显绚丽。男 问:孔雀若是有能耐,请把双翅抖三抖?女 答:孔雀虽无真绝技,何妨展翼抖三抖。男 问:孔雀若是有能耐,请你凌空飞三圈?女 答:孔雀虽无真绝技,何妨展翼飞三圈。男 问:孔雀若是有能耐,请你戏水饮三回?女 答:孔雀虽无真绝技,何妨戏水饮三回。男女合唱:今天孔雀真美丽,何处飞翔来此地?今天孔雀真漂亮,故乡飞来金孔雀。歌舞歌舞,有歌便有舞,我在想如何把每一个动作呈现出来呢?幸好,有一个善于绘画的姐姐,她便把舞蹈动作逐一分解之后,绘画出来。首先,是“孔雀”(女)展翼抖三抖的分解动作。1.歌者边唱边舞,双臂打开平行,身体重心放于左脚,右脚向前半步点地 。

图9 展翼抖三抖的分解动作1(海德吉绘图)2.双肩前后抖动并向后仰,双臂自然打开,双脚动作不变。

图10 展翼抖三抖的分解动作2(海德吉绘图) 3.双肩前后抖动至前45°,双臂自然打开双脚动作不变。

图11 展翼抖三抖的分解动作3(海德吉绘图)4.双肩前后抖动至前60°双肩自然平行/双脚动作不变。

图12 展翼抖三抖的分解动作4(海德吉绘图)女子边唱边舞,双臂打开,肩部带动上半身前后抖动,模仿孔雀展翼抖三抖,之后,女子顺时针原地转圈,双臂打开,左脚点地颤膝,模仿孔雀飞翔动作。其次,我们再看看“孔雀”(女)展翼飞三圈的分解动作。1. 歌者边唱边舞,双臂胸前交叉,身体重心放于右脚,左脚点地颤膝/原地顺时针向后转,同时双臂自然打开,左臂略高,直至180°背对观众。

图13 展翼飞三圈的分解动作1(海德吉绘图)2. 背对观众180°后,伴随左脚点地颤膝,原地顺时针向前转至180°面对观众,同时双臂自然打开,左臂依然略高。

图14 展翼飞三圈的分解动作2(海德吉绘图)3. 之后相同动作反方向再跳一遍/顺时和逆时两遍原地转圈,象征孔雀展翼飞三圈。

图15 展翼飞三圈的分解动作3(海德吉绘图)最后,便是“孔雀”(女)戏水饮三回的分解动作,也是这首弦子精华之处了。1.女歌者将酒杯放于地面,围绕酒杯顺时针转圈,同时,双臂打开自然平行,直至360°。

图16 戏水饮三回的分解动作1(海德吉绘图)2.歌者跪坐在酒杯左边,并逐渐向后下腰,头向右边扭转。

图17 戏水饮三回的分解动作2(海德吉绘图)3. 用嘴叼起酒杯,象征孔雀喝水

二、侗钦(The Dung)与“大象”

脑海里还回荡着巴塘的弦子,人却已经坐上了离开巴塘的列车,又踏上了“藏族生态音乐”的寻访之路。早在2011年初,我与同学在美国游学期间,认识了几位老乡,也许是大家都身在异国,所以,见面时显得格外的亲切。后来我回国,受人之托,替其中一位朋友去探望她年迈的奶奶和爷爷。所以,从巴塘回到西宁后,我又搭长途汽车去果洛,无论如何,先得把这事完成,也是替朋友报个平安。车上坐满了人,也许正是夏季,一眼就能看出几个外地旅行者,他们用衣服捂住鼻子,车内的味道他们是闻不惯的。这是一种家乡的味道,是淡淡的酥油味夹杂着汽油味、香烟味······当我闻到这个味道,就意味着家乡快到了。经过近9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也不知怎么回事,这次我晕车了,而且比较严重。可当我下车后看见朋友年迈的爷爷时,一下子便清醒了,爷爷领我到家,奶奶早已为我煮好了羊肉,盛好了酸奶,蒸好了藏包子。我知道他们现在最想看到的就是远在美国孩子的情况,我立刻打开电脑,为老人播放朋友的视频和照片,奶奶只是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照片不停亲吻,眼泪早已打湿了眼眶。

图19 朋友的奶奶、爷爷还有笔者第二天,爷爷带我去拉加寺朝拜,一路上便聊起“藏族音乐和生态的话题”,边聊边走,爷爷告诉我侗钦的声音是在模仿大象,这种算不算与生态有关?当然算!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功夫。侗钦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法器,也是寺院宗教乐队中的重要低音乐器,音色低沉、浑厚、庄严,一般用于大型的诵经仪式、羌姆和法会之中。侗钦属于唇震气鸣吹奏乐器,汉地一般称之为大号、法号。管身由三节或四节套接而成,可以伸缩,呈喇叭状而上细下粗,总长度有348公分之多,缩放后145分。据吹奏的僧人介绍,吹奏侗钦是循环式呼吸,相当耗费气力,所以,演奏时特别容易疲劳,为了避免吹奏者疲劳和乐音的中断,一般由两位吹奏者进行交替间歇性演奏。

图20 侗钦(银卓玛摄)侗钦的音色无比庄严,音色似大象叫声。后来我有缘遇到拉加寺僧人洛桑达瓦,向他询问起相关侗钦与大象的各种疑问。他是一个特别含蓄内敛的人,一再坚持不要摄像和录音,我尊重他的意愿,他一边说,我一边快速地做笔记。据洛桑达瓦介绍:“由于侗钦的声音酷似象吼,可以驱除一切不好的东西,无色界的众生,就是运用象吼镇压驱魔。”稍作停顿后,他又拉开了话匣子。

在佛教经文中,写到所有寺院乐器的曲调都属于天界或龙宫之物,还有很多在经书中所记载的曲调还没有从天界和龙宫传到凡间。

这是我从未听到过的解释,这样的回答无疑给藏传佛教的乐器披上了又一层神秘的面纱,推使人们去探索它。我还沉思于洛桑刚才的那段话里,只听他几声清嗓后,说道:“侗钦声音酷似大象,有两只侗钦同吹,象征有雌雄两只大象。同时,也要求两只侗钦连续吹奏,声音不可中断,象征一个完整的声音,一个僧人的体力无法完成整套的曲调。”[5]

图21 吹奏侗钦的僧人(银卓玛摄)侗钦通过洪大的声音象征神佛的忿怒相,威严而庄重,以此击退万恶之源,并降妖除魔,从而使世间和谐,拯救万灵。其中,音量大的为公象叫声,音量小的为母象叫声,下面这段音乐足以呈现侗钦吹奏中雌雄两象逼真的叫声了。【谱例2】侗钦演奏

藏族佛教源于印度佛教,且印度佛教又吸纳“大象神”为护法神,所以,大象自然成为藏传佛教中具有佛性的动物,极其尊贵。

大象守卫着世界各地,大象的声音也是最神圣的,而法号低沉的声音则是传说中大象的吼叫声。这种传说据说源于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应邀到奥迪衍那(古印度一地名),他没有机会聆听超凡神塵的海象的叫声,一些印度朋友为此赠送给他一把声似海象的大号。(嘉雍群培,2008:133)

有佛既有魔,每逢各大藏传佛教寺院重要的法会中,都会响起侗钦浑厚低沉的声音,象征佛法的威严和护法神对一切邪恶的愤怒和震慑之力,只为世间的和谐,宁静,以此净化寺院及修行者内心的小环境和修行的大环境。

三、嘉铃(The Gyaling)与“鲁”

原以为拉加寺之行将就此结束,可人生中真的会有很多惊喜和意外,随时随地在不经意之间出现。当我关于侗钦的访谈结束之际,来了一位叫做久美的僧人,也正是他为我讲述了嘉铃与生态的故事。首先,让我们来说说嘉铃这个乐器,嘉铃,藏语俗称“Zi”,汉译为“汉地吹奏乐器”,其形制、音色与汉地唢呐相近。嘉铃做工精美,基本由全铜制成,总长61公分,包括吹嘴在内共有音孔8个,音孔之间距离为3厘米,喇叭口直径为8厘米。嘉铃是藏传佛教中的双簧吹奏乐器,是早期佛教音乐中唯一一种旋律性乐器,在寺院法会的乐队演奏中,嘉铃担任主奏,成为色彩声部。嘉铃是神圣的乐器,一般的俗人是不能吹奏的,怀着对嘉铃敬畏的心情,我开始聆听僧人久美所讲的神秘传说:

听老一辈僧人(一位德高望重的上师)说,相传在200多年前,在琼宫神山(青海果洛拉加寺背靠的神山)脚下有一条黄河,经玛曲(黄河)流入此地。在神山与拉加寺脚下,有一个河流自然形成的漩涡,此处属“龙宫”。一日,有一位僧人步行路经此处,发现“龙宫口”即漩涡处,漂浮有两个“嘉铃”,他便捡起拿回寺院,这是“龙宫”龙王所赐,据说这两只嘉铃声音特别悠扬动听,属于神物。由于嘉铃由龙神所赐,所以,每当僧人在练习嘉铃时,必须在春天和夏天吹,因为只有春夏时水族及龙神才会苏醒,当吹起嘉铃,它们都会来听。在冬天,它们已经冬眠,当听到嘉铃之声便会苏醒来听,由于气候寒冷,它们都会被冻死,所以,冬天不能吹奏。····这两个嘉铃一直沿用到1958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它们被毁。现在寺院仪式中所用的嘉铃,是1980年后,由塔尔寺所赠。·····1960年左右,修建公路,在龙宫之处爆破,当时此处爬出很多的蛇、蟾蜍、青蛙等水族,后来就很少看到此类水族在此地了,“龙宫”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灵气。但是,在寺院仪式之中吹奏嘉铃没有禁忌,原因在寺院内吹奏,水族可以听得到,但它们能够明白属于寺院仪式吹奏,一般不会去聆听。

图23 拉加寺背靠的神山

图24 “龙宫”

这是拉加寺背靠的神山,据说,“龙宫”之水便是从此神山内流出,最后流入山脚下的河水之中。这无疑给“龙宫”的存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就是拉加寺洛桑达瓦僧人口中所说的“龙宫”,位于在神山与拉加寺脚下,有一个河流自然形成的漩涡处。

这就是那“神秘”的漩涡处。

(“鲁”神,龙宫之神)都喜欢乐器,听诺日说,有一俗人吹笛子,由于吹的特别动听,身边围绕很多青蛙在聆听。

图25 神秘的漩涡当我看着面前缓缓流淌的河水,唯一欣慰的就是我与嘉铃和“龙宫”的缘分,也得以记录下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神话,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传说。可是这其中蕴含的自然生态的变迁却是真实存在的,现代科技和道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但这种发展的代价是极大的。依存于自然生态的音乐,也许会因为生态的变化而变异,试想谁会愿意看到一个变异畸形的新生事物呢。话又转回来,再说说这嘉铃与“龙宫”的渊源,其实,藏族民间十分信仰“龙族”的,也就是“鲁”神。“鲁”/龙族泛指以龙为首的所有水族,包括蛇、青蛙、鱼等。藏族对于“鲁”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苯教信仰时期。那时,“鲁”是很重要的一类神,人间424种疾病,如梅毒、瘟疫、天花、麻风等都与“鲁”有关。人们为了防止得罪“鲁”而得病,便开始供奉、膜拜。直至莲花生大师将其收服并纳入护法神之列后,它由恶神变为善神。至今,藏族民间还是会把很多疾病的发生与“鲁”联系起来,对它的祭祀和崇拜也一直延续至今。(万代吉,2010:60-69)后来,有一日,翻阅罗伯特·比尔所著的《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一书时,也有类似的解释:

它们源自古印度的古蛇崇拜。其中,龙崇拜的遗存在早期被吸纳进入佛教之中,佛教中的龙众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古代印度。相传,龙居住在地下和海中地下世界里,例如河流、湖泊、深井和海洋这样的地下王国里。在佛教宇宙学中,它们被派到须弥山[6]的最低层,····龙众是地下宝物和‘伏藏’[7]的守护者。它们能幻现蛇形、半蛇形或人形。(罗伯特·比尔,2007:78)

不论“鲁”是古印度原始信仰在藏地的遗存,还是佛法的护法神,“鲁”已经与藏族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藏族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还好我是盛夏采录嘉铃的音乐,若是冬季,岂不是要等到来年,说起来,这段嘉铃的音乐可真是来之不易。【谱例3】拉加寺嘉铃演奏

嘉铃音色婉转优美而不失庄重,它的音乐旋律优美、婉转动听,快速的半音级进及摸进,可能正是能唤醒“龙族”的特殊妙音。(未完待续)

注释

[1]图片引自百度图库:钱塘月色作品

http://www.zgsj.com/sjphoto/photoshow.asp?tpid=22345。

[2]当地于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弦子)之乡”,2006年巴塘弦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由拉卜楞寺僧人多杰口述记录。

[4]《利器之轮》油印本,第3页。《利器之轮》由护法大师 (Dharmamksita)所著,护法大师也称护法尊者或金洲大师,即当今印尼苏门答地方的大法师,此著作著成时间在10世纪末至11世纪中叶,后传授给阿底峡尊者(Atisa),其法脉可追溯到释伽牟尼的密教化身一金刚总持。此外,阿底峡尊者是10世纪末至11世纪中叶,印度德高望重的佛教大成就者,后于西藏朗达玛灭佛时期(838-842),入藏弘法。《利器之轮》是一部大乘佛教修炼心智的典籍,阿底峡尊者将其由梵文译为藏文。此书现有藏、汉、英三个版本,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藏文版本基础之上相继出版英、汉两个版本,其中,英文版于1973年由西藏文献图书馆出版发行,汉文版于1979年9月由佛光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5]访谈对象:拉加寺洛桑达瓦僧人,40岁,14岁出家为僧,拉加镇人,吹侗钦三年,已经毕业。

[6]须弥山:梵语(Sumeru),意思为宝山、秒高山,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一座山,后被佛教采用,象征“秒、高、明”三义。

[7]伏藏:古代被高僧埋藏地下的佛教经典、法器、佛像等,待时机成熟后,由专职的掘藏师将这些地下宝物一一挖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