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之印找到了没有(珍妃之印被盗)

珍妃之印找到了没有(珍妃之印被盗)

故宫盗宝宠儿—珍妃之印

1

清朝时期历朝皇帝(图片截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作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故宫,自1420年建成后无不胜数的传奇在这方圆72万平方米的地界儿演绎,或记录在册或口口相传。斗转星移间我们今天可以随意出入这曾经戒备森严的皇家住所,且在这一草一木的见证下我们回味着曾经24位皇帝及所有嫔妃宫女侍从的悲欢离合。

(图片截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故宫展出的各类宝物作为曾经的皇家供品,技艺之精湛做工之考究用料之名贵常常令人惊叹乍舌。这些绝世的珍宝不但举世无双更是目睹了一幕幕历史瞬间。物是人非之间让今天的我们面对历史也有迹可循。

当然每件价值连城的珍宝自然也吸引了盗贼的目光。《故宫盗宝实录》里纪录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起盗宝案件。生动立体的讲述着这五个盗贼的盗窃行踪以及偷盗缘由。故宫的防盗系统也因为这些案件逐步提升:从人为倒班看管到现在主动红外、被动红外、微波、超声波、声控防盗探测器的重重守护,给无价之宝们建立起层层铜墙铁壁。

2

在1980年的第四起案件中,把当众人追捕盗窃犯韩吉林出逃的场景描述成了武侠小说的画面。不禁感叹故宫防盗系统的固若金汤。

第四起故宫盗宝案件概述:

“1980年夏天,韩吉林假装在养性殿与畅音阁之间参观,趁工作人员不注意,他身手麻利地翻墙进了一个小夹道,找了一个背阴的地方躺下等天黑。故宫闭门后,他也意图偷走“珍妃之印”,但他刚用石头敲碎养性殿玻璃门,就被赶到的警卫人员抓获。”

《故宫盗宝实录》对其描述:

“韩吉林过东华门城楼,继续沿城墙向南疾逃。他越跑越慢,而后边受过消防专业训练的消防警却越追越快。”

“韩吉林绕过角楼向西猛跑。消防警离他还有20多米,还有10多米……眼看就要抓住韩吉林的时候,慌不择路的韩吉林一头向城墙外扎了下去。”

“在接受询问的时候,韩吉林不明白地问警察:‘我把警报器的线给整断了,怎么你们还知道我在屋子里?’”

被捕3个月后,

韩吉林被判处死刑,

成为了解放后故宫盗宝第二个被执行死刑的罪犯。

书中对他被判刑的场景也有这样的描写: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宣布了判决书后,问韩吉林有没有话要说,他瞪着失神的眼睛,摇了摇头。被押赴刑场的时候,他看着和他一样年轻的法警,嘴角一咧,一丝自嘲的笑意浮在脸上。”

那年韩吉林24岁。

无独有偶,同样在1980年,在韩吉林前往北京之前,25岁的陈银华也因为对珍妃之印起了贼心,进入故宫而后锒铛入狱,被判处无期徒刑。

看完《故宫盗宝实录》不禁让我对这件宝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它什么样?什么来头?真有那么值钱以至于让人不惜生命和自由来换取?

3

故宫盗宝宠儿——珍妃之印

“珍妃之印”,清光绪,金质,龟纽方形玺,满汉文篆书。面11厘米见方,通高11.5厘米,纽高8厘米。此印印文为满文和汉文篆书“珍妃之印”四字。清代后妃中被封为珍妃者,除光绪帝珍妃他他拉氏外,还有道光帝珍妃赫舍里氏,其于道光五年(1825)八月晋封为珍妃。从此印的纽式、印文风格分析,当是光绪帝珍妃之印,是反映晚清后妃册封制度的重要典章文物。(郭福祥,故宫博物院官网)

这个重达13斤的黄金大印,第一眼看确实让人震撼。但是在陈银华服刑期间,史学家和故宫珍宝馆负责人对其是否是纯金,产生了分歧。珍宝馆负责人说珍妃印“确系金印”,而文物学家们则有史料作证,“珍妃之印”很可能不是纯金的,而是“镀金银印”。

根据宫中制度,封妃就应该打造金册和金印,《列朝后妃传二稿》记载,赫舍哩氏在封妃时,确实打造了金册和金印:“礼部恭办珍妃金银一颗,龟纽。方三寸六分、厚一寸,五成色金,重二百五十二两二钱。”

但宫中制度不断改变,咸丰四年三月二十二日,皇上下令,以后册封的皇贵妃、贵妃及妃的金印和金册一律采用银质镀金的。

不知道,如果陈银华和韩吉林还在世的话,得知这一消息得作何感想。

4

珍妃和光绪的爱情故事

珍妃之印的主人珍妃,如果她生在现在这个时代一定是个独立具有创造力的女性形象。但百年后人们更多提及的则是她多舛的命运和悲惨的结局。

光绪选妃之时,表面看似的自主选妃权实际上背后还是被慈禧死死抓住。在心有所属交付玉如意的前一刻,慈禧的暗示让皇后的人选落入叶赫那拉氏。

对,这位叶赫那拉氏就是慈禧亲弟弟的女儿,光绪的表姐。而那两个荷包赐给了他他拉氏一对15岁和13岁的姐妹,也就是后来的瑾妃和珍妃。

珍妃从小接触西方文化,性格活泼,思想开放在宫中带给了光绪前所未有的希望。两人在宫中形同知己,珍妃受尽光绪帝的宠爱。冷落了慈禧安排的皇后,隆裕皇后。不过对比一下这两位的容貌,其实还是很明显为什么光绪在洞房花烛夜都纹丝不动的。

“背微驼,齿龅出。” “脸像马脸一样。”这都是史书上对隆裕皇后的外貌描述。再对比珍妃的外貌外加性格活泼,得光绪宠爱原因一看便知。

珍妃给慈禧请安时当众揭露慈禧手下的太监的受贿行为,引得慈禧不满。慈禧太后执着迷信思想认为摄像机能摄人魂魄,禁止摄像机的使用。可珍妃天生喜欢新鲜事物,成为了第一个把照相机带入宫中的人。研究摄影机并精通摄影技术后又把摄影技术教给光绪和景仁宫当差的太监宫女们;穿着各式太监的服装在宫中拍照,甚至还穿上了光绪的衣服。种种行为让慈禧大怒,珍妃受到了掌嘴之罚。

接二连三遭到慈禧的惩治,珍妃却并不理会,反而感受到了光绪在慈禧积威下的压抑。成为了光绪帝夺权的支持者。戊戌变法失败后,由于珍妃通过自己的亲信太监把宫内密事告知维新党人,她也迎来了大清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褫衣廷杖之刑。(不过也有人认为是珍妃卖官之事东窗事发所致)

褫衣廷杖:

“古代的一种刑法,即脱掉犯人的衣服,用一个一头扁的一头圆的棍子,在大厅之下责打,主要针对朝中大臣。”

年仅23岁的珍妃在棍棒之下被打的血肉模糊,杖刑后奄奄一息的珍妃被抛进钟粹宫后北三所的一间小房子里。被寒冷和疼痛包围的她,一遍遍呼喊着光绪的名字。为防止光绪去北三所探望珍妃,光绪也被囚禁在了中南海瀛台当中。四面环水,并撤走了所有的船只拆去了唯一的桥梁,以防这对爱人相见。

中南海瀛台(图片来自网络)

就在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的前一天,珍妃托着身子来到慈禧面前。这时慈禧正打算带着光绪出逃,珍妃直言说道:“您可以避一避,但是要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听闻此言,直接激怒慈禧。因为带走光绪就是为了维持慈禧大权在握的关键所在。于是对珍妃积压的所有怨恨在这一时间完全爆发,命令将珍妃投入井中。在最后一刻珍妃呼唤道:“皇上,来世再报恩啦”

年仅25岁

尸体于近两年后从井里打捞而出,后迁葬于光绪崇陵一公里外的地方,隔土向望。

5

再回看这件传世珍宝“珍妃之印”,在这光洁的外表下又看到了更多人情世故的痕迹。这件重13斤,银制镀金的大印上留下了多少人曾经触碰的痕迹:铸造它的工匠,细细雕琢;珍妃入宫独自坐在宫内,轻轻抚摸;光绪皇帝在珍妃被打捞上来后痛声思念,默默擦拭。

在珍妃离世后的80年,陈银华和韩吉林和这件宝物又写下了新的故事。物是人非间,当今天的我们透过珍宝馆的玻璃面对它的时候,又成为了这件宝物在后世传承的数百年里新的看客。

文章的最后,我想引用《故宫盗宝实录》里结尾的一段话:

“故宫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地位是特殊的,它在长达491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中华帝国的政治中心。故宫里故事多,多的数不胜数,宫殿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了斗转星移,每一件珍宝都见证过悲欢离合。2005年,故宫迎来了对外开放80周年华诞,数次被盗的珍宝馆扩展并修缮一新。令盗贼们垂涎的金册和”珍妃之印“等宝贝安全地陈列在特种玻璃展柜里。看着熠熠生辉的件件国宝,怀想着被武庆辉剪碎而再难复生的那页金册,痛惜之余,不由企盼社会和人心早日进不到天下无贼的境地,那历程虽然注定悠远,却值得追寻。”

今日参考文献:

冯成《紫禁城里住过多少个皇帝?》故宫博物馆官网https://www.dpm.org.cn/court/talk/205772.html

穆玉敏《故宫盗宝实录》,2018年10月出版

吉林卫视《家事:揭秘珍妃死亡之谜》2014-4-14期

https://www.iqiyi.com/v_19rrhuz90k.html#curid=236072200_52a4b88703b18a89c52a01051aa2e4a4

(以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