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广东人吃什么(三月三吃的一种野菜)

广西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广西”,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 “三月三”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 2015年广西把“广西壮族三月三”定为自治区的公共假期,到2021年已是第七个年头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广之下,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两者相辅相成,两相见长。“广西壮族三月三”进一步更为人们所了解。
本文共约23000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简述三月三的由来,
第二部分 介绍三月三的主要习俗(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板、打扁担、对歌、打铜鼓、碰彩蛋等)
第三部分 介绍柳州山歌
全部读完需30分钟(请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
第一部分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来由
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板等也是有趣的节日活动。
三月三源于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又称‘修锲节’)”,是周代华夏族民间一祓祸祈福的节日,上巳节原初的意义就是以巫术信仰为依托举行的乞婚配、求生育习俗活动,后演变成为我国古老的男女相恋的歌节。汉代,三月“上巳”被确定为节日。魏以后,将上巳正式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即春楔,作为每年岁时中的重要节令。到晋朝时,上巳修锲已演变为春游踏青和水边宴饮的娱乐性节日。宋元时,上巳节春游踏青逐步让位于清明节,流楔游戏已不限于三月三。广西三月三,有的地方又称“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有的地方则是祭祖扫墓、传统的扫墓拜山节日,别样的风采,各有来历与不同的习俗。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以下简称“三月三”),大地回春,春阳萌动。我国部分地区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以各种形式欢度这一传统节日。下面介绍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
第二部分 广西壮族三月三主要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五色糯米饭的来历,传说有四:一是特掘扫墓,源于壮族“掘尾龙”传说中那条化成龙的小花蛇。小花蛇的身上有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条小花蛇的孝心之举,就在三月三时用枫叶等各种植物将糯米饭染成黑、红、黄、紫连同白色的糯米饭一起组成五色糯米饭祭祀先人。二是纪念壮族英雄韦达桂。韦达桂被土皇帝迫害致死后,壮民常拿糯米饭到其坟前参拜,有一天,参拜时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坟上各种植物的汁液落入糯米饭中将其染成五颜六色,韦达桂从坟中破土而出,化为巨龙腾空而去;三是有个孝顺青年每天上山打柴时都背着残疾老母亲以便照顾,无奈山上的猴子总是抢走青年为母亲准备的饭团,为了不让母亲挨饿,青年想出办法用枫叶将饭团染黑,饭团从此不被猴子抢走,后来人们就用各种植物染饭团。四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听到箩筐内的各种谷物抱怨说各种植物都有好看的花衣穿,而稻谷的颜色又单调又难看,于是采摘各种植物于三月三蒸煮糯米饭讨好谷物之神,从此以后连年丰收。从这四则传说来看,其主题分别是感念先辈的功德、孝敬父母和祈求粮食丰收,这些主题是壮民祭祀祖先的重要内容,故五色糯米饭在三月三的祭祖中是不可缺少的享祭。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三月三广东人吃什么(三月三吃的一种野菜)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5、对歌传情
壮族是古代百越族群之一――西瓯、骆越族的后裔,自古好歌。壮族人民居住的地区基本上都有传统的歌圩,源于氏族古老的祭祀活动。壮人好歌,从西汉以来均有典籍记载。汉代刘向的《说苑》中的《越人歌》到起,历朝均有记载。到唐代时歌圩盛行。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歌节”定为“广西民族艺术节”。1999年,在民族艺术节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主要服务于中国—东盟博览会,定于每年的11月举行。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游行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关于壮族“三月三”歌圩(或叫歌会、歌节)的由来,有好几种传说:一说,祭神求福。古老相传唱歌可以乐神,可以消灾除难,求得风调雨顺,后来发展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二说,纪念爱情。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相爱,他们很会唱山歌,谈情说爱都是用山歌来表达,但因受到家人反对,他们不能结为夫妻,便双双殉情。青年们为了纪念这对坚贞的情侣,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聚集起来唱山歌,并逐渐形成三月三歌圩。三说,纪念三姐。唐代出了歌仙刘三姐,以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揭露财主们的罪恶,因而财主们怀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后世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四说,赛歌择婿。远古时期,某家有三个很漂亮的女儿,上门求婚的人络绎不绝,但父母都看不上。后来父亲想了个点子——让求婚的后生仔当场唱歌,谁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儿就嫁给谁。结果通过唱歌,三个女儿都找到了如意郎君。从此之后,唱歌成了一种男性求偶的形式,并发展成为歌圩。 传统的三月三歌节,古今各地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歌会。有的在峒场坡地举行歌圩。有的在村头搭歌棚接歌手。有的沿着公路边、寨边举行歌圩。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传统著名的三月三歌圩有武鸣地区(县城、那羊、宁武、小陆),和柳州地区(融水三防三月三,忻城三逢,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传统歌圩场上有赛歌、赏歌;也有男女青年对歌交情,对歌、碰蛋,谈情说爱,互赠信物,以物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男女老少在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中度过。 现在的三月三歌圩,有的由官方定期连年举办。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武鸣、巴马、隆安、环江、柳江等县每年“三月三”都举行歌节或壮族三月三旅游节。如武鸣县自1985年以来,每年都举行“三月三”壮族歌节,活动内容有千人竹杆阵表演及竞赛、广西第三届歌王大赛、民族体育竞技展演、广场文艺演出、旅游美食节等。又如上林县自2006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六届三月三“石门龙母节”。除了官办以外,更多的是由民间自发组织开展三月三山歌会。如柳城县崖山景区,荔浦县五登村,风山县袍里乡坡心村、长洲乡百乐村八龙屯,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平方村,鹿寨县平山镇石豆屯等等。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阅读注解:
1、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亦指百越居住的地方。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粤,其分布甚广。
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 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早在商、 周时期,就有被称之为“越”的古民族
古代中原人泛称东南方蛮族为“越”,北方蛮族为“胡”。
“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
吴越民族:(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安徽省南部、江西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民族语言:古吴越语闽越民族:(今福建省大部;及台湾省诸岛、广东省东部部分地区、海南省大部)民族语言:古闽越语南越民族:(今广东省大部;以及广西省东南部、海南省部分地区)民族语言:古南越(粤)语
扬越民族:(今江西省大部;以及湖北省东南部、湖南省东部、东南部地区)民族语言:古扬越语邗越民族:(今江西省中北部;安徽省西南部、湖北省东南部分地区)民族语言:古邗越语
瓯越民族:(今浙江省南部地区;福建省北部地区)民族语言:古瓯越语西越民族:西瓯(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贵州省东南部;以及云南省东南部地区)民族语言:古西瓯语
骆越民族:(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及沿国界线地区;云南省东南部沿国界线地区)民族语言:古骆越语裳越民族:越裳(今云南省南部地区以及沿国界线地区分布)
2、布洛陀: 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3、“特掘祭母”――“三月三,龙拜山。”这句话在南宁各地广为流传,其中还有一个美丽传说,直到现在还在南宁市民中广为传诵。
“龙拜山”指的就是“掘尾龙”上山扫墓的故事,实际上就是闻名珠江流域的龙母和“掘尾龙”的传说。据说,在罗波潭附近住着一位寡妇,她常常到潭里挑水。有一天,她在罗波潭挑水的时候,发现有一条小花蛇游进了她的水桶里,寡妇好心地把小花蛇放入潭中,谁知连续打了几桶水,小花蛇仍然留在桶里不肯走。于是,寡妇便把小花蛇带回家养在水缸里。寡妇干活时,小蛇就在一旁帮忙。一天,寡妇在地里割菜的时候一不小心切断了小花蛇的尾巴,寡妇不忍将受伤的小花蛇遗弃,又将它带回了家里,并找来草药敷在它的伤口上。当这条断尾的小花蛇伤好了以后,它就天天跟着那位寡妇,仿佛儿女一般。由于寡妇没有子女,她便认小蛇做儿子,取名“特掘”(壮语“尾缺”的意思)。
自从家里有了小蛇后,野兽再不敢在寡妇家附近出没,村民对寡妇既羡慕又嫉妒。对此,村里的人常对寡妇说,养儿养女还有人给你送终,养条蛇有什么用?村民便纷纷与寡妇断了来往,但寡妇却没因此而缺衣少食,每当家里没有食物时,寡妇一开门就会发现家门口堆满了食物。后来,寡妇年老病死了。正当村里的人又提起寡妇无人送终时,天空突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一条断尾的巨龙出现在村子的上空,巨龙犹如一道金光从天而降,卷起寡妇的遗体送到了大明山上安葬。而这条巨龙就是当年寡妇养的那条断尾的小花蛇,由于“特掘”葬母的举动惊动了天上的玉帝,玉帝被他的孝心所感动,特意允许他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回去拜祭母坟。由于“特掘”的母亲葬在大明山上,所以每年“特掘”都会到大明山上去祭拜他的母亲。“所以现在就有‘三月三,龙拜山’的说法了。”
4、壮族英雄韦达桂故事:相传很久以前,状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土皇帝因一次韦达桂给壮乡人民禀告要免皇粮而憎恨韦达桂,于是千方百计要陷害韦达桂。一计是叫韦达桂按要求完成一座阁楼,但达桂完成了要求。一计不行,又生二计,叫达桂在清明节时要一个像宫殿后面那座大山一样重的猪头来祭祖,达桂也完成了命令。土皇帝又想出了一条毒计,让达桂在二十天内弄490个公鸡蛋,因 “男人不生小孩,公鸡怎么生蛋?”这话,皇上大怒,下令捉拿达桂。壮家百姓闻讯立刻送达桂到山上的枫树林藏了起来。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围,只见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饭,就是不见人,皇上下令放火烧山,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后,乡亲们上山在一棵合抱不过来的枫树洞里找到了达桂的尸体,大家含着眼泪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坟前放声痛哭。泪水洒在坟上,坟上顿时长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枫树,一丛丛翠兰的红兰草。为了纪念达桂,乡亲们又在墓旁边建造了庙宇,名曰:“达桂堂”。因为达桂生前喜欢喝酒,吃糯米饭,用喝酒、吃糯米饭的方法战胜了皇帝,后来又因为拿不出公鸡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这一天,状乡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酒、糯米饭和熟鸡蛋到达达桂墓前祭奠。正当人们陷入哀思时,天空突然雷声大作,从庙堂里冲出一条五色大蛇,这条大蛇向乡亲们点了点头,就直奔宫殿把皇帝给咬死了。
第三部分 柳州山歌
柳州山歌发祥地为广西柳州市的鱼峰山,传说壮族歌仙刘三姐就是在这里骑鱼飞天成仙的。
柳州山歌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时至今日,每逢年节假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人民广场上,都有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围听者甚众,场面欢快热烈。在现代化的都市里至今仍保留着传唱山歌的古老文化形态,这在全国的城市中是罕见的。
一、柳州山歌简要介绍
柳州山歌有独唱、联唱、对唱等形式,其中对唱是柳州传统山歌中最常用且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对唱俗称对歌,是歌手或歌队互相比试歌才的竞赛形式,因此又称为赛歌、打擂台,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竞赛性。每逢歌圩,对歌双方你唱我和,即兴创作、临场发挥、出口成歌。用词诙谐生动,出歌迅速犀利,常常让听者为之捧腹。
基本内容
柳州山歌属于民间歌谣,它的精华部分在于歌词,因此,我们将其列入口头文学进行申报。柳州山歌的基本内容如下:
柳州山歌演唱形式
柳州山歌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形式。其中对唱是柳州传统山歌最常用且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对唱俗称对歌,是歌手或歌队互相比试歌才的竞赛形式,因此又成为赛歌、打擂台,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竞赛性,一般在举办歌圩时进行。歌圩,是壮族人民定期集聚的传统歌唱节日,也称为歌节、歌会。举办歌圩的场所称歌场,多选在山坡、河畔及歌手们约定的地点举行。其规模少则数十人,多则成千上万。时间从早到晚,乃至通宵达旦,持续数日。每逢“三月三”、中秋节等喜庆日子,四面八方的山歌手和歌迷们都汇聚在一起,举行盛大的对歌比赛活动,称为“赶歌圩”。歌圩举办之前,歌手们便相邀结伴,组成歌队。一般都是经常在一起唱歌相熟的老搭档组成一队,每队三五人不等。演唱柳州山歌都是即兴创作、临场发挥的,歌队中通常有歌师一名,专门负责现场编词出歌。另有歌手若干,专门负责对歌演唱。有时,歌师也参与对歌。进入歌圩,各队互相选择对手,摆开阵势,相对而立或坐,群众四周围观形成一个歌场。
正式的对歌比赛有规定的程序,开头要唱开台歌,开台歌是指歌会开始、正式赛歌之前歌手们所唱的山歌。每次歌手们聚会对歌,开台时,总要先唱上几段表示友好的客气歌,因此,开台歌也叫“客气歌”。开台歌的内容大都以歌手们互相表答相会重逢时的喜悦以及他们对山歌的酷爱之情为主,唱时气氛融洽,感情笃真,其中不乏幽默的调侃逗趣。如遇新老歌手对唱,新歌手往往会乘此良机想方设法向老歌手请教,而老歌手也总是当仁不让,把自己唱歌的诀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在开台歌中,歌手们还常常互相称赞对方的歌才,其语言生动活泼,还不时夹带着一些辛辣的比喻,精彩绝伦,妙趣横生,让听众为之捧腹。
开台歌后,便进入正式的对歌比赛阶段。传统的赛歌对内容、腔调等一般没有固定格式,赛歌一开始,歌场气氛立刻变得紧张热烈起来。赛歌双方锋芒毕露,毫不相让,用词诙谐风趣,出歌迅速犀利,千方百计想压倒对方。这又表现出柳州人不甘落后,敢于争先的性格。整个赛歌阶段,歌声此起彼伏,围观的群众便成了现场裁判。每到精彩之处,群众鼓掌欢呼,呐喊助阵,歌场情绪热烈欢快。
赛歌接近尾声时,双方会自动唱起“分手歌”。一般情况下,此时对歌输赢己见分晓,双方对上几分钟后便告结束,内容多以互祝吉祥,相约下次再会为主,对歌情绪平和友好。而如遇两队实力相当,双方都不肯放过这最后时机,反而利用剩下的有限时间来充分表现自己。这样你来我往,各施其能,往往在这尾声部分再掀高潮,让听众大饱耳福。
对歌中还有一种较为独特的形式叫盘歌,其格式较为严谨,歌词大都为七言四句,对仗工整,一般采用排比句式。内容包罗万象,多以群众熟悉的地貌山川、花鸟鱼虫以及生活常识、农业知识为主,也有唱历史人物、事件和故事的。
柳州山歌演唱语言
传统的柳州山歌主要演唱壮语和柳州方言两种语言,分为“欢”与“加”两大类。
1、“欢”是流行于壮族聚居地区的山歌,通常也称为“壮欢”,用壮语演唱。其基本形式是“四句欢”,每段歌为五言四句。歌词韵脚独特,为“腰脚韵体”。既一、三句的脚韵对二、四句的腰韵。曲调为简单乐段的重复,分二声部,演唱时音色质朴、淳厚、高亢,明亮,有一字对一音的特点,欢的变体很多,主要有“嵌句欢”、“勒脚欢”、“长短句欢”几种。
嵌句欢时在五言四句中嵌入三言二句,形成“五三五”的格式。如“每逢三月里,好天气,满山林秀丽;百花开枝头,嫩微微,人人都赞美。”其中“好天气”、“嫩微微”就是嵌入的三言二句。“勒脚欢”的勒脚,是指把两段“四句欢”的第一段分成a、b两联,(每联二句)分别将其“勒”于第二段的C、d两联之后(即“脚”下),从而构成三段。(见图“勒脚欢”)
这是一种独特的歌词重复法,曲调则是变奏型的三段体形式。
长短句欢的歌词格式为七言二句加五言二句,但歌腔却是七言歌词只有两小节(2/4拍子)旋律,五言歌词却有三小节旋律。
壮欢流行于市辖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原郊区太阳村镇等讲壮语的农村地区。因市内会讲壮语的人不多,所以,市区内的山歌是很少演唱壮欢的。
2、另一类是在壮汉等多民族长期杂居的市区里盛行的柳州山歌,叫“加”。这是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唱“加”时,歌手按习惯约定俗成都用柳州汉语方言答唱,腔调接近口语,群众一听便懂,特别富有吸引力。“加”的歌词基本形式为七言四句,一、二、四句押韵或二、四句押韵。如“高山岭顶有蔸藤,藤小开花十二层;我俩有心爬上去,管它藤断石山崩。”有时为强化语气,改为以三字句开头,如“妹心焦,想哥得多病成痨;不信你到妹门看,药渣堆有三尺高。”这样就形成了三七七七结构的“三言首”格式。还有因演唱情绪的不同,在歌词中加入各种忖词的。在演唱情歌等偏于抒发情感的山歌时,多有在歌首加特定韵(忖)词,如以“哎”作引音,声音由高到低,委婉缠绵。还有于歌词句子中间加入忖词的,如《石榴青》:“石(呢个)榴(哇)青(俪),问妹出嫁(嘛)是招亲(俪);妹你招亲就(呢个)招我(俪),人又能(哪)干(哪)又(哇)痴情。”而在演唱一些风趣诙谐的山歌时,又有在各个乐句中加入地方俚语作付词忖句的。如《登登调》:“天上星子(登登嗬)朗朗稀(嘛歇歇),莫笑穷人(零零落啁亲呀我的妹)穿破衣(嘛哈),十个手仔(登登嗬)有长短(嘛歇歇),山中树木(零零落啊情呀我的妹)有高低(嘛哈)。”这些变化,使得“加”的演唱更加活泼风趣,韵味十足,地方特色更加浓郁。
除壮、汉山歌外,柳州还有侗、苗、瑶等多民族语种的山歌,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融汇,使得柳州山歌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柳州山歌演唱内容
柳州山歌的演唱内容十分丰富,天文地理、古今历史、人情风俗无所不容,几乎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分为历史歌、情歌、谜子歌、风俗礼仪歌、时政歌等等。
柳州山歌传承方式
柳州山歌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旧时由于歌手们大多不识字,没有文化,只能由师傅带徒弟的办法代代相传下来。多为歌师办歌班招徒弟的形式进行,有的歌手会跟着几个歌师学习,因此往往有的师徒关系不是很明确。后来民间开始有歌书流传,多为群众自制的手抄本,也有不少歌手通过学读歌书、聆听演唱后自学山歌的,这些歌手成为歌师后,往往又有人前来投师学歌。尽管柳州山歌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尽管有的师承关系不很明确,但柳州山歌主要还是依靠师承关系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二、柳州山歌基本特征
山歌,顾名思义是在山野间演唱的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是以世代耳口相传和即兴演唱为主要特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千百年来,柳州人对山歌一往情深,善于用山歌来展现自己的劳动和生活,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歌词生动幽默,曲调简朴耐听,具有鲜明的地方民间民族特色。更由于柳州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底蕴、优秀的人文传统、广泛的群众基础、浓郁的文化氛围等优势,使得柳州山歌自成一体,形成自己的显著特征:
柳州山歌历史的传承性
柳州山歌历史悠久,历经千年于民间流行而不衰,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袭,传承至今,特别是在现代化的都市中至今仍保存着这样古老的传统文化形态,在全国的城市中是非常罕见的。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历史传承件。
柳州山歌广泛的群众性
柳州山歌一直以来拥有众多的歌者与听众,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歌会。其创作者是平民百姓,演唱者是平民百姓(除本地的外,还经常有不少外地的歌手参与),听者也是平民百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柳州山歌独特的地域性
柳州独特的地里位置、民俗风情、使用语言、市民性格等构成了柳州山歌的地域性,外地人只要听歌,就知道歌者来自柳州。山歌中常常使用的柳州地方俚语、群众语言,更让本地人倍感亲切生动。千百年的积淀,柳州山歌已经成为柳州身份的象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
柳州山歌丰富的包容性
柳州山歌包容了当地汉、壮、苗、侗等多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伦理、劳动、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现出丰富的包容性。
柳州山歌鲜明的时代性
柳州山歌不仅是优秀的传统口头文学艺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不断传承出新的形式和内容,以鲜明的时代性成为群众乐于接受且具有广泛基础的有效的宣传形式。事实证明,柳州山歌具有超越时代的特征,能为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柳州山歌突出的文学性
柳州山歌与我国宁夏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以及各地的民歌相比,具有突出的文学性。它主要不是以音乐取胜,而是重于歌词,以此来传情达意与听众交流。因此,柳州山歌的音乐往往成为陪衬,处于次要的位置,成为歌词的一个载体。
柳州山歌激烈的竞技性
对歌时的激烈对抗,是柳州山歌最显著的特征。一场对歌,俨然一场战争,双方唇枪舌剑,千方百计压倒对方,激烈异常,山歌此起彼伏,精彩纷呈。
柳州山歌语言的生动性
柳州山歌的表意,往往不是直接表露出来,而是运用生动风趣的群众语言含蓄地传递给听众,这些群众熟悉的语言,与听众从心灵上得以沟通,往往使听众会心一笑,或令人捧腹,产生强烈的共鸣。
柳州山歌创作的即兴性
即兴创作是柳州山歌最显著的特点。歌赛时,歌手们都是即兴现场编词,脱口而出。出歌迅速犀利,不仅押韵上口,格式严谨,而且用词诙谐风趣,比喻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令人叹为观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间绝技。
三、柳州山歌主要价值
文学价值
柳州山歌作为口头文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它的传诵目的是表情寄意,即要将自己所表达的思想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交代出来,与欣赏对象达到高度一致的共鸣。
如叹苦情的:“难了难,一筒白米煮九餐;长颈葫芦装糯饭,装进容易倒出难。”
又如谈情交友的:“鲤鱼见水尾就摆,哥今见妹心就开;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
柳州山歌包容了中国民歌中所有的表现手法,其中赋比兴是最突出的特征,这个特征在柳州山歌中比比皆是:
如赋,即直抒胸臆:“莫唱先,三姐今天不得闲;等到明年中秋夜,再来和你唱三天。”
如比,即比喻,其中又有明喻和暗喻。明喻:“想妹想得哥心焦,想妹多来病成痨;不信你到哥门看,药渣堆有三尺高。”暗喻:“山中只有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如兴,即以他物寄意,落句点题:“百鸟飞过万山重,口口声声叫艰难;铜罐里头煨猪胆,先苦后甜要耐烦。”
此外,柳州山歌还具有民歌固有的诸多优点。
1、语言生动形象。民歌中的语言,与知识分子的书面语言有着天壤之别。柳州山歌中的语言是歌手如同信手拈来,但又生动贴切,恰到好处。柳州山歌的语言往往借助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江河山川及劳动中的用具器物。如:“谷子下锥就见米,灯草剥皮见妹心;嘴边笑笑同哥讲,眼睛斜斜望别人。”
2、充分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精神。如:“那天得见妹一面,害哥魂魄满天飞;请了三个道师佬,喊了九天魂不归。”
3、形式多样化。柳州山歌一般为七字四句的组合形式,但也有灵活得变化,如三字头的,即三七七七的句式。韵脚一般为一二四句押韵,也有二四句押韵的。壮欢则采用腰脚韵。
4、充分使用叠句和双冠词。如:“二十七钱摆三注,九文九文又九文(久闻);蜘蛛结网三江口,水冲不断是真丝(思)。”
5、格律化十分严格。柳州山歌虽然是民间口头文学,歌手也都来自民间,大都一字不识,但由于师承关系,语言中的严格要求也一代一代承袭下来,其中,柳州山歌语言的平仄十分规范。
柳州山歌社会价值
柳州山歌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功能上:
1、交友择偶:
柳州山歌与当地传统婚恋方式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也是其最明显的社会传统功能之一。古时,柳州民间就有以山歌谈情说爱,选择配偶的习俗。千百年来,柳州人民代代相传,用山歌表达自己对美满婚姻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创造了独具魅力、脍炙人口的柳州情歌。情歌包括见面歌、赞美歌、试探歌、赠礼歌、约会歌、相思歌、分别歌等内容,其中有许多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彩句段。如表示青年男女初次会面时腼腆心情的“新打镰刀难转弯,初会情妹开口难:心中好比擂战鼓,脸皮好比火烧山。”赞美对方的“妹娘养妹白如藕,十指尖尖像棉球;上街走路咳声嗽,后生听见口水流,”互相试探问情的“星子要亮又不亮,月亮要落又不落;哥想连情又不讲,冷水烫鸡毛不脱。”倾诉相思之情的“破开手臂藏红豆,入肉相思痛在心;想哥想出一身病,脸比竹叶还要青。”表达离别之苦的“送哥送到毛竹山,手抓竹子心又酸;眼泪流到竹子上,六月日头晒不干。”海誓山盟的“生不离来死不分,生柴不离死柴根:生来我俩共碗饭,死了我俩共堆坟。”……这些山歌比喻贴切,夸张大胆,语言朴素而感情丰富,内容平易却寓意深刻,对答沉稳又机智幽默,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承历史:
柳州人有以歌代言的习俗,歌手们用历史歌来传承历史。其中讲述古代民族历史的称为古歌,古歌多与历史故事和民间神话传说有关。如流传在柳江县的壮族创世古歌《世间万物从哪来》“……布农种出米,米撒满天下;伏仪来造人,人生满六国。根基在海屯,蚂蝗牵他来;天下百姓家,我们是壮人……”(布农:壮语,即神农。伏仪:壮语,传说古代洪水淹没世界,因伏仪兄妹得雷王送得一颗牙齿,种下生出葫芦,俩兄妹坐在葫芦里得以生存,后来,他俩结为夫妻,繁衍后代。)这首古歌以壮族盘歌的方式,一问一答,讲述了布衣种米、伏仪造人的壮族神话奇特的创世说。融水苗族的古歌《迁徙歌》,则用山歌的形式记述了融水苗族经过长途跋涉辗转迁徙到融水的历史。歌中唱道:“公从整海来(整海:洞庭湖)……公到雷公山(雷公山:指贵州雷山)……公顺清江下……公到古梅筛(古梅筛:从江一带)……冲出去,打杉告(杉告:贝江一带)……散在元宝、九万山……”讲述了融水苗族先民原来住在洞庭湖,被苛捐杂税所逼,逃到贵州雷山,顺清江到达从江一带流迁到融水县境元宝山西面和南面的贝江流域。值得注意的是,壮、苗等少数民族原来都无文字,很多历史就是通过山歌而得以流传下来的。目前,类似的古歌已不多见,更多的是传唱革命历史的山歌。在2001年举办的柳州中秋鱼峰歌圩上,柳城歌手朱明生现场演唱了一段这样的山歌:“历史长河弯又弯,波浪滚滚奔向前;中国有了共产党,穿过暗礁过险滩。/一九二七大发展,泽东领导在湖南;八一南昌又起义,朱毛会师井冈山。/泽东领导工农兵,井冈山上为中心;江西起义方志敏,百色起义邓小平。/前辈革命辛苦多,爬山越岭过江河;流了几多血和汗,才有今天新中国。/十月十六走长征,八万红军勇争先;突破四道封锁线,勇敢杀敌捷报传。/万里长征几艰难,经过万水和千山;红军奋勇把河渡,几多事迹讲不完。/爬过雪山和草地,一脚水来一脚泥;长征二万五千里,胜利会师到陕西。/公元一九四八年,辽沈战役四月间;消灭敌人四十万,双方决战十五天。/淮海战役下命令,陈毅伯承邓小平;消灭敌人五十万,活捉司令杜垏明……”这段山歌编词朴素精练,语句流畅自然,一气呵成,不得不让人佩服歌手对历史的深刻了解和他们深厚的山歌功力。
3、传授知识:
柳州山歌还是柳州民间广泛用来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手段,其中以盘歌和“谜子歌”最为显著。盘歌既是传统山歌对唱中互相盘考斗智的方式,在农村,更是向后代传授生产、生活及各方面知识的重要途径。通常都采用直问直答的方式,如问:“几时耙田几时栽?几时等得谷花开?几时等得割谷晒?几时等得妹转来?”答:“三月耙田四月栽,六月等得谷花开;七月等得割谷晒,八月十五妹转来。”盘歌大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对歌格外生动,极富生活气息。如问:“哪个生来没有妈?哪个生来没有家?哪个造屋颠倒挂?哪个搬家颠倒拉?”答:“鸭子生来没有妈,猴子生来没有家;黄蜂造屋颠倒挂,蚂蚁搬家颠倒拉。”又如流传在融水地区的《盘史歌》问:“十八人,盘古开天哪时人?夏朝王朝是哪个?商朝王帝什么名?西周王帝什么姓?建立东周是哪人?春秋时期谁来管?战国七雄哪几丁?诗经又是哪人著?一统江山归哪人?秦末起义谁带头?万里长城哪时建?建立西汉是哪个?另立东汉是哪人?三分天下哪几国?神机妙算是哪人?七步吟诗是哪个?又是哪个立东晋?南北江山哪朝廷?隋朝皇帝什么姓?开基唐皇什么名?大唐诗仙诗哪个?唐末起义谁当先?五代十国几多久?宋朝皇帝是何人?南宋皇帝哪一个?哪位英雄抗金兵?辽金又是几多年?元朝皇帝是哪人?明朝开基是哪个?明末起义谁当先?清朝皇帝几多个?金田起义谁头人?”答:“十八人,黄帝算起是古人。夏朝王帝是夏禹,商朝王帝是商汤。西周王帝是姬发,建立东周是平王。齐楚燕秦韩赵魏,春秋时期五霸官。诗经原是孔丘编,一统江山归秦皇。陈胜吴广打天下,万里长城秦朝王。武帝刘秀立东汉,建立西汉是刘邦。天下三分吴魏蜀,神机妙算是孔明。七步吟诗是曹植,三国又归司马炎。元帝从头立东晋,南北江山归隋朝。隋朝皇帝是杨坚,开基皇帝是李渊。大唐诗仙是李白,唐末起义是黄巢。五代十国五十年,宋朝皇帝赵匡胤。南宋皇帝是赵构,英雄岳飞抗金兵。辽金一共二百年,成吉思汗定位元。明朝开基朱元璋,明末起义李白成。秦朝皇帝十二个,金田起义洪秀全。”历代帝王将相、故事传说、奇闻趣事尽在歌中,宛如一本历史百科全书,盘歌完全可以视为今天的知识竞赛,因此既要求歌手具备机敏、风趣等一般歌手应具备的素质,还要求歌手具有相当的阅历,掌握丰富的知识。
“谜子歌”既猜谜歌,歌手们总是抓住事物最显著的特征编成谜语相互问答,用这样的方式向后代传授各种知识。有猜生活常识的,如问:“有对好像两公婆,夜夜总要摸一摸;睡觉之前摸一下,少夜不摸睡不着。”答:“歌友真是有才学,门板比作俩公婆;哪个又愿开门睡?夜夜关门都要摸。”有猜生产常识的,如问:“有样东西生得巧,公母抱着箭一条:母的嘴尖尾又翘,不合总把公的敲。”答:“这条迷歌有意义,就是农民用的犁;不论要深还是浅,不合总是敲公的。”有猜历史故事的,如问:“又无影来又无形,巧笔丹青画不成:三国之中助一阵,从古到今留美名。”答:“孔明台上祭东风,火烧赤壁满江红;火借风势威力猛,逼着曹操走华容。”有猜字谜的,如问:“依依恋恋不怕丑,男女二人也排头,排头还要手牵手,下面又把脚来勾。什么字?开言请问妹花球。”答:“情投意合不怕羞,因为男女才排头,排头还要手牵手,齐心合力把脚勾,是好字,争做好人哪怕羞?”……谜子歌由于谜面编得巧,解谜答歌答得妙,传唱的各种知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易懂易记,备受群众青睐。
4、风俗礼仪:
在柳州民间,很多风俗礼仪都展现在山歌里,婚嫁有“哭嫁歌”、“迎亲歌”、“骂接亲歌”;丧葬有“哭丧歌”;见面问候有“客气歌”;宴请宾客有“敬酒歌”……风俗礼仪歌也非常幽默风趣。如柳州地区曾流行一种风俗习惯,男方到女方接亲时,女方为试探男方的家境、人品,往往采取“骂歌”的形式以歌询问,语句辛辣诙谐,而男方也顺势应对,答歌机智风趣。这种《骂接亲歌》充分表现出柳州人开朗豪爽的性格。有个青年达松与姑娘阿娇在歌圩上相识相爱,定下终生。接亲那天,达松的亲朋好友一路吹吹打打来到上垌村。进到阿娇家刚刚坐定,一帮妹仔家围了上来。她们都是阿娇请来的同村好姐妹,是专门来找接亲人对歌的。领头的一个妹仔开口就唱起了《骂接亲歌》:“石头开花球打球,男家来了一帮牛;是牛不见牛皮锩,是马不见马笼头。”男方不甘示弱,马上还歌道:“屋里妹仔莫恁凶,出口伤人理不通;当面讲出无情话,下次相逢脸也红。”这时主家给前来接亲的人递烟送茶,妹仔乘机又唱起来:“送亲的人不讲脸,来到我家抽黄烟;我家不是开烟铺,烟叶还在岭上边。”男方答:“屋里妹仔量恁浅,吃点黄烟讲半天;吃点黄烟你也骂,问你抵得几多钱?”妹仔还不放过,又唱:“接亲的人厚脸壳,来到我家把茶喝;我家不是开茶店,茶叶还在半山坡。”男方紧回道:“屋里妹仔量太薄,喝口清茶讲恁多;若是你到我家去,论桶论盆随你喝。”风趣幽默的对歌引得满堂喝彩。村里的妹仔们乘势追击,又发起进攻:“接亲哥,听见接亲跑嗦嗦;头上戴顶烂草帽,好比树上烂鸟窝。”接亲的后生哥也不急不慢地还上一首:“莫笑哥,新人情投意又和;等到哪天你出嫁,哥也为你跑嗦嗦。”妹仔还是不放过:“接亲的,身上新衣借来的;回到半路人脱去,好比劏牛剥了皮。”后生笑答:“不怪妹,不怪老妹眼眯曲;怪哥勤劳荷包涨,新衣新裤大把的。”……双方你问我答,妙趣横生,在场的人个个听得捧腹大笑,场面十分活跃。这场歌因男方对答如流,顺利通过。如果男方对答不顺,那就会唱歌不止,一直到媒人出面讲和才能结束。在少数民族地区,风俗礼仪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苗族的《拦亲盘问歌》、侗族的《松门歌》、壮族的《背带歌》等等。
5、宣传时政:
柳州山歌又是宣传时事政治的轻武器,人们称之为时政歌。时政歌是反映社会时事政治方面的山歌,是歌手们对当时时事政治的观点、态度的反映。严格地说,时政歌早已有之。如刘三姐:“可恨财主心肠狠,催租逼债害穷人;三姐见了心中恨,唱起山歌诉不平。”“莫夸财主家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彩调剧《刘三姐》第八方案)形象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的残酷压迫,表达了百姓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解放前,著名歌师黄三弟路见不平,义救入狱平民,质问县长:“全城百姓议纷纷,都为韦哥抱不平;县长明镜高堂挂,为何不照冤枉人。”勇斗地头蛇,与官家论理:“我告一群丘八哥,头戴帽花十二角;阳关大道抢民女,明目张胆来作恶。”(《歌王传》)等也正是当时人民群众心声的反映。这些山歌都可归入时政歌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政治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深入,时政歌也逐渐发展,形成为柳州山歌中一个独特的类别。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充分发挥柳州山歌活泼风趣、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特点,发动、引导山歌手们用山歌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柳州山歌历史渊源
柳州山歌始于何时目前尚难定论。但根据大量的民间传说以及历代名流的记述,便足以见其源远流长、历史久远了。
有说柳州山歌始于唐代,这与柳州家喻户晓的刘三姐的传说故事有关。相传唐代有一壮族女子刘三姐为人刚直,机敏聪慧,口齿伶俐,善唱山歌。她用山歌与地主老财相斗,最后被官兵追杀,从鱼峰山跳入小龙潭骑鱼飞天。从此,柳州人民就把刘三姐视为自己的歌仙项礼膜拜,并以广唱山歌予以纪念。位于市中心的鱼峰山上曾有一石刻,上面刻有刘三姐画像并刻书山歌一首:“唱歌好,唱歌得耍又得玩;不信你看刘三姐,唱歌得坐鲤鱼岩。”至今,鱼峰山上仍保留有“三姐岩”、“对歌坪”等遗迹。
柳州人敬仰歌仙,崇尚山歌,民间山歌活动十分活跃。各地关于山歌的传说故事也十分丰富。“柳江人”遗址所在的柳州市柳江县穿山乡的龙吐山上有个歌庙,叫妲贡妲旷庙,庙里供奉的便是唱歌神。三位神像中一位身穿旗袍头戴圆边平顶帽,帽上还拖着一根带子的叫吒神。旁边各塑一姑娘神像,她们扎围裙,辫子盘两个圈,两朵花分别插在头的两侧,她们都张着嘴唱歌。这两位一个叫妲贡,一个叫妲旷,是两姐妹。据说穿山的山歌都是这两姐妹所传。传说古时候母亲生姐姐妲贡时难产,两天两夜生不下来,第三夜她家对面的山上突然亮起一盏大灯笼,红光照到母亲房里,妲贡便顺利呱呱落地了。第二年在同样的情况下生下妹妹妲旷。姐妹俩非常爱唱山歌。有一天,姐妹俩进山摘野菜不见回家,母亲找了五天五夜才发现她俩在山洞里攀肩唱歌。当母亲欣喜万分地呼叫女儿名字时,一股青烟飘过,姐妹俩化作两块石头。为了纪念她俩,乡亲们建起这座妲贡妲旷庙。解放前,这里香火很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庙会,敬朝者都在千人以上。每到秋后人们还抬神像出游,出游队伍甚是壮观。队伍前面有五六个道师戴面具打峰鼓引路,后面的人抬着神像跟随,一行五六十人浩浩荡荡一路由庙里出发,越陌度阡走村过寨。头宵住木山村,二宵住巴雅村,三宵住大塘村。唱歌神住在哪里,那村就变成相当规模的歌会,附近几个村寨的村民都闻讯赶来,通宵达旦对歌,热闹非凡。唱歌神三夜过后才返回庙中。如果说刘三姐是柳州的歌仙,那么妲贡妲旷则是穿山的歌魂(见潘宗亮主编《糖罐花》序,漓江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有如此描述:“广西诸君,人多能乐,城郊村落,祭祀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与乐相之”。他在文中感慨道:“迭歌相合,含情凄婉……其间乃有绝佳者”(见广西博物馆《据知不足斋丛书》复印本)。历来柳州都是周边广西各县乡山歌活动的中心,据此,周去非文中所叙广西的山歌当然也包含柳州山歌了。
明代官员岳和声的旅行日记《后骖鸾录》里则具体记录了当时柳州山歌的盛景。岳和声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受命到广西庆远(今宜州)为官,他赴任经过柳州时,有机会看到并记录了柳州歌圩的情景:“遥望松下,搭歌成群,数十人一聚。其俗女歌与男歌相答,男歌胜而女歌不胜,则父母以为耻。又必使女先而男后,其答而相当,则男女相挽而去……”(见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出版的《笔记小说大观》)。明代冯梦龙的《童痴二寻》中也对柳州山歌作过记叙,云:“山歌乃民间歌谣,内容多云男女私情,偶有讽世之作”(见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明清杂记》)。 这些记载证明柳州山歌在明代时就已经十分盛行。
清代乾隆年间,《柳州府(县)志,风俗篇》载:“少妇于春时三五为伴,采芳拾翠于山间水湄,歌唱为乐;男女亦三五成群,歌以赴之。一唱一合,竟日乃已。”柳州山歌载入地方史志,足见其在当时的地位与影响了。
民国年间,柳州城厢和县、郊农村民间自发举办的山歌活动亦十分频繁。1932年,时任广西省建设厅厅长的桂系军阀伍廷飚,带领调查组到柳城县调查风土民情,对该县民间山歌王黄三弟赞赏有加,称其“平生未尝读书,不识字,但天资敏慧,颇有平民文学天才”(见黄勇刹、杨钦华、方寿德编著《歌王传》附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新文化运动时的著名人物胡适曾于1935年1月19日游过柳州,第二天由柳州飞桂林。在其所著《南游杂记》一文中有如下记载:“漓水的一日半旅程,还有一件事足记,船上有桂林女子能唱柳州山歌,我用铅笔记下来,有听不明白的字句,请同行的桂林县署文泉科长给我解释。我记了三十多首,其中有些是绝妙的民歌”(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胡适文集》)。1944年抗战时期,著名红学家吴世昌流落柳州,对柳州歌圩有如下记录:“其地质朴,俨若古风。两岸圩落之间,男女歌声相对,响彻云霄,萦回山谷,此乡之人谓之‘对歌’”(见吴世昌《罗言室学术论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出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柳州山歌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它如溪水长流,一直都盛行于民间,没有中断过。
解放以后,柳州山歌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焕发出新的光彩。五十年代初,在政府文化部门的组织辅导下,柳州市许多老歌手纷纷参加山歌培训,学政策,学时事,编新歌,积极配合政府中心工作,用山歌来宣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宣传《婚姻法》、《宪法》等等。后来又形成了黑板报结合山歌演唱进行宣传的独特形式——柳州黑板报演唱,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得到国家文化部的表扬。1954年、195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文化部门试办了两次鱼峰中秋山歌会,于1956年正式举办了全市第一届万人中秋山歌会,以后几乎每年都举办一次。柳州山歌在保留传统特征的基础上增添了时代气息,逐渐形成群众自发与政府组织相结合的山歌会形式并迅速发展开来。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刘三姐传说和民间山歌为素材创编的彩调剧《刘三姐》风靡全国,后被拍成电影,把柳州山歌推向了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63年3月22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先生到柳州视察了鱼峰山的山歌活动,欣然作诗:“立鱼峰半歌声发,应是刘三姐再来,驾驭龙鱼飞九有,神州到处是歌台” (见1988年《广西柳州市文化志史料汇编》第一辑)。文革时期,山歌被当作“封资修”而遭到禁锢,许多歌手被批判,山歌活动曾一度萧条。文革结束后,柳州山歌重获新生,群众演唱山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改革开放以来,柳州山歌活动更是如火如荼。由市里统一组织的山歌会与群众自发的山歌演唱活动十分频繁。各种山歌擂台赛也不断举办,使柳州山歌空前兴旺发展。1991年,柳州市柳城县山歌手方寿德第一个荣获广西政府授予的“广西歌王”称号。至今,柳州市(不含新加入的四县)已有5位歌手获此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队香港亚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都对柳州山歌作过专题报道,柳州山歌在全区甚至全国都颇负盛名,成为柳州市一张响亮的名片。
五、柳州山歌传承谱系
柳城县山歌传承谱系:
第一代:张天恩,男、壮族、柳城县凤山镇赶羊屯人,生卒不祥。
第二代:黄三弟,男、壮族、1907年生,柳城县凤山镇社冲乡赶羊屯人,祖籍广西宜山宿潭洞,七岁就向本村歌手张天恩学歌。广西著名的民间山歌王,民间有“天上刘三姐,人间黄三弟”之说,将其与歌仙刘三姐并列起来加以称颂。
第三代:方寿德,男、壮族、1936年7月生,柳城县凤山镇川山村人。16岁拜黄山弟为师,曾担任柳城县文化馆山歌辅导员至退休。1984年获“广西歌师”称号,1992年获第一个自治区授予的“广西歌王”称号,1997年获广西小康民谣歌王大赛“擂主奖”,1998年底,方寿德患病至今。
第四代:黄亚乔,男、壮族、1959年出生,柳城县西安乡走马村人。15岁读初中时偷读歌书,跟随其伯父学歌。后又拜方寿德为师,1983年结为搭档四处赛歌。1984年获“广西歌师”称号,1992年获“特级歌师”称号,1997年获“副擂主奖”,2001年,与韦新成、吴大祥搭档获“广西歌王”称号,2003年2月意外去世。
第四代:朱明生,男、1942年生,农民,柳城县太平镇长岭村人。
第四代:梁秀英,女、汉族、1943年5月生,无业,住柳城县交通警局。
第四代:蒋远亮,男、汉族、1930年生、无业,住柳城县光荣院。
第五代:刘锦安(朱明生的徒弟),男,汉族、1945年生,农民,柳城县洛崖乡下里村人。
第五代:叶社兰(梁秀英的徒弟),女、汉族、柳城县渡船社退休工人。
第五代:王立章(蒋远亮的徒弟),男、汉族、1943年11月生,柳城县自来水厂退休工人。
第六代:韦美珍(叶社兰的徒弟),女、汉族、1946年生,无业,住柳城县邮政局宿舍区。
第六代:叶壬枝(叶社兰的徒弟),女、汉族、1962年生,商贩,住柳城县建筑公司宿舍。
第六代:朱德成(王立章的徒弟),男、汉族、1944年生,柳城县公路局退休职工。
第六代:兰振龙(王立章的徒弟),男、壮族、1946年生,农民,住柳城县邮电小区。
第六代:黄永世(王立章的徒弟),男、汉族,1958年8月生,农民,柳城县大埔镇南村人。
传承示意图(见图“柳城山歌传承示意图”)
融水县山歌传承谱系:
第一代:梁延寿,号松年,男、汉族、生于1894年农历十月初三,三防镇兴洞口人,私塾老师。卒于1951年9月。贝江一带著名歌师。
第二代:梁焕璋,男、汉族、农民,兴洞口人,生于1919年农历十一月初八。师从其五叔梁延寿,2005年获“广西歌王”称号。
第二代:梁焕祺,男、汉族、兴洞口人,卒于2004年农历十月十二日,师从其五叔梁焕寿,2003年获“广西歌王”称号。
第三代:李隆球,男、汉族、生于1952年5月,个体医生,现住融水镇。自幼师从舅父梁焕璋、梁焕祺。1994年获“广西歌王”称号。与宜州黄月香、黄月霜姐妹合作出版VCD《苗乡情缘》、专著《情醉歌乡》等。
第四代:杨宜文,男、苗族、生于1970年12月,兴洞口人,个体户,师从李隆球。 2002年获“广西歌王”称号。
第四代:杨宜超,男、苗族、生于1979年8月,兴洞口人,个体户,师从李隆球。
2002年获“广西歌王”称号。
第四代:何秋莲,女、汉族、兴洞上村人,生于1967年9月,师从李隆球,被融水县授予“贝江歌王”称号。
第四代:伍小英,女、三防镇烟洞村九崖屯人,现住柳州铁路局,生于1971年12月。师从李隆球,曾获“贝江歌王”称号。
柳北区山歌手周子均:男、汉族、1925年3月生,农民,家住柳北区白沙二队55号。22岁开始到鱼峰山听歌,边听边学,后与本村老歌手廖光华搭档唱歌。1985年获“广西歌师”称号,2002年被授予“广西歌王”荣誉。他的徒弟叫何贸钊,男、汉族、 1947年生,籍贯融水,西江造船厂退休工人。
柳北区山歌手韦新成:男、壮族、1948年4月生,柳北区沙塘镇上垌村六队农民。 2001年获“广西歌王”称号。他的师傅梁炳锋:男、壮族,柳北区沙塘镇上垌村农民,生卒不祥。韦新成带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吴大祥,男、壮族、1937年7月生,家住沙塘镇杨柳村,柳钢退休工人。2001年与韦新成、黄亚乔搭档获“广西歌王”称号。另一个徒弟叫梁龙彪,男、壮族、1988年6月生,沙塘镇上垌村六队农民。
鱼峰区山歌手梁顺利:男,壮族,1944年12月生,柳江县成团镇人,柳州西江造船厂退休职工。1999年获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传统山歌擂台赛二等奖。其师傅为柳城县东泉人谭瑞华(壮族、1944年生、西江造船厂退休职工)。而谭瑞华的师傅是东泉著名歌手张官代。
柳江县山歌手覃澄洲:男、壮族、1931年12月生、柳江县成团镇渡村人,少年时经常跟着大人到鱼峰山听唱山歌。当过兵、做过工人,回乡后自学山歌成师,他的徒弟有兰翠峰、熊东汝(男、壮族、成团里弯村人,1937年生)、覃继红(男、壮族、成团渡村人,1957年生)等。
鹿寨县山歌手陶业朝:男、壮族、1958年8月生,鹿寨县中渡镇朝阳村码头屯农民,2002年荻“广西歌王”称号。他的师傅叫吴正英,男、壮族、1943年生,鹿寨县中渡镇桥头村人。
六、柳州山歌主要作品
以柳州山歌为素材创作的精品剧目有:
1959年,以柳州民间传说和柳州山歌为素材,柳州市文化局组织创作、演出了彩调剧《刘三姐》,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剧目应邀赴京演出,引起轰动。以后被改编成电影,影响波及海内外。
20世纪末、21世纪初,吸取了柳州山歌丰富营养而创作演出的柳州精品剧目轰动全国。其中民族音乐剧《白莲》获全国文华奖,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一举夺得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2003—2004年度十大精品剧目多项大奖,又一次佐证了柳州山歌无穷的魅力及其杰出的艺术价值。
柳州山歌相关文字、音像作品有:
《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柳州市卷》刘沛盛主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
《歌王传》黄勇刹、杨钦华、方寿德编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
《情醉歌乡》李隆球、黄月香、黄月霜著 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刘三姐山歌集》、《刘三姐传说集》、《刘三姐剧本集》、《刘三姐评论集》
刘三姐丛书编委会策划邓凡平选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
《柳江县歌谣集》柳江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 1986年印刷 内部发行
《鹿寨县歌谣集》黎耘主编 1987年印刷 内部资料
《民间歌谣》融水苗族自治县民间文学编辑组 1987年12月印制 内部资料
《三江各族民歌》吴浩主编
《糖罐花》潘宗亮主编 漓江出版社 1998年1月出版
《广西柳州市文化志史料汇编》(第一辑)柳州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 1988年6月编印
《三姐传歌在鱼峰》陈争鸣、吕琦主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年11月出版
《苗乡情缘》(视频)
《柳州山歌》(声频)
民间自制歌碟若干
民间油印歌书若干
七、柳州山歌濒危状况
尽管柳州山歌千年不衰,至今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然而,由于柳州山歌是农耕经济的产物,时至今日,它所依赖生存的土壤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更因为它是一种依靠民间歌手师徒相袭、口传心授的艺术,自我保护的能力本身就十分脆弱,加之诸多客观因素的出现,目前柳州山歌已经面临着几近灭绝令人担忧的濒危局面。
1、来自传承人青黄不接的压力:柳州的山歌手、特别是市区内歌手老化的问题尤为严重。原来柳州市(不含新进入的四县)荣获广西歌王的五位歌手中,一位去世,一位重病,一位年事已高,目前只有两位歌王还在继续传唱柳州山歌,也都六十多岁了。而年轻人(特别是城市里的年轻人)喜欢山歌并愿意学唱者几乎为零,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严重的断代现象。
2、来自受众群体迅速减少的压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和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柳州山歌传统的功能正在逐渐消失。如现在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途径多种多样,已不再需要通过山歌作为媒介来进行,其唱歌择偶的功能已丧失殆尽。又如娱乐功能,目前以听唱山歌为娱乐的大都是老年人,而年轻人更热衷于歌厅舞厅及电子游戏等现代娱乐方式,选择听唱山歌的微乎其微。再如: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柳州山歌所承载的传统风俗礼仪如“拦门歌”、“哭嫁歌”等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淡出人们的生活。柳州山歌的受众群体正在迅速减少。
3、来自传承方式的压力:以“口传心授”作为主要传承方式的柳州山歌,其生命力的旺盛在于不可断裂的代际相传和人心所向的民间风俗,其生命力的脆弱在于一旦失去具有文化认同感的传人、一旦失去歌唱互动的民风,它将迅速消失。目前,柳州山歌正面临着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们无暇接受“口传心授”的漫长方式去学习山歌,生活的多样化,也让更多的青年人不屑这种古老的传承模式而远离山歌。
4、来自现代演唱形式的压力:面临社会进程的加快,各种文化形态经常交汇的局面,传统的柳州山歌也常常遭遇尴尬。如最近全市举办的廉政山歌比赛中,一些采用电影《刘三姐》曲调填词的新山歌受到观众和评委的青睐,传统山歌却遭受冷遇。原来柳州山歌那些现场发挥、即兴急智的优势在此荡然无存,而那些事先背好歌词、经过排练的新山歌由于曲调动听、舞蹈优美占了上风。
事实证明,以上各种压力,构成了目前柳州山歌的濒危危机,如不加紧进行抢救,曾经作为柳州身份象征的柳州山歌很有可能会迅速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永远消失。
八、柳州山歌保护措施
保护内容
1、人才保护与培养:
根据调查情况,柳州山歌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危机。因此,保护和培养人才刻不容缓。
人才保护:建立人才档案,争取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设立人才保护基金,通过评选十佳民间艺人,对60岁以上有影响、有贡献的山歌手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适当奖励与补贴。
人才培养:
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向青少年灌输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和保护意识。
编制有关山歌教材,编入当地中小学课本。
在中小学举办巡回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山歌文化。
举办各类培训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山歌活动,培训一批年轻山歌手。
成立各级山歌协会组织,加强山歌人才建设。鼓励老艺人带徒弟,传承山歌演唱技艺。
2、研究:
(1)召开柳州山歌抢救、保护、发展研讨会。
(2)召开柳州山歌文学、曲调研讨会。
(3)出版《柳州山歌丛书》、制作《柳州山歌DVD》。
3、设施建设:
(1)建立柳州山歌馆,设立山歌墙、山歌台、山歌廊等(在市建设鱼马公园中设计规划建设)。
(2)对各个歌会场地进行规划保护。
(3)建立“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设立“柳州山歌展示馆”。
柳州山歌已完成计划
2006年—2008年
保护措施:
1、全面开展资源普查。
2、开展山歌文化进校园活动。
预期目标:
1、全面掌握、了解柳州山歌情况。
2、向青少年灌输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和保护意识。
2007年
保护措施:召开柳州山歌研讨会,出版柳州山歌丛书,制作DVD;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
预期目标:邀请全国及本地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山歌骨干对柳州山歌的历史渊源、理论及继承、保护措施、开发利用等作系统的研讨、交流。加大定会力度。
2008年
保护措施:实现柳州山歌档案资料数字化。
预期目标:将有关资料建立档案,进行计算机数字化管理。
2009年
保护措施:建设柳州山歌馆。
预期目标:在鱼马公园刘三姐广场上设山歌馆、山歌墙、山歌台、山歌廊等设施。
2010年
保护措施:建设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预期目标:设立展示平台,加强柳州山歌的宣传、推介,促进旅游发展。
柳州山歌保障措施
1、开展“十佳民族民间艺人”评选活动;
2、编制有关山歌文化教材,编入当地课本;
3、在中小学举办巡回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山歌文化;
4、举办各类培训班,培养年轻骨干;
5、成立各类协会组织,巩固山歌文化队伍。
柳州山歌建立机制
1、建立柳州市市级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分中心,系统管理保护工作。
2、建立人才档案,设立人才保护基金,争取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对60岁以上有影响、有贡献的民间艺人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适当奖励与补贴。
3、加强山歌民间组织建设,完善管理措施。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保护山歌文化。
柳州山歌当红网传:
“武宣婆”大战“柳州老鬼”
2010年柳州江滨公园,“武宣婆”郭秀莲大战“柳州老鬼”谭街由,经上传红遍网络。

“武宣婆”郭秀莲是武宣县黄茆镇和平村人,现任柳州市鱼峰社区山歌文化顾问。
她说,自己从小就爱唱山歌,高兴时唱,生气时也唱,歌不离口。最初,只是把唱山歌当成爱好和兴趣。2006年,参加武宣县民族文化艺术节,那是她第一次在众人面前亮嗓,博得如潮掌声。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武宣婆”拜广西山歌协会副会长黄有福为师。2008年她在师傅的引荐下,报名参加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歌王大赛,被评为“歌王”。
2012年,“武宣婆”在央视“非常6 1”活动中大放异彩,其机智的现场反应和巧妙生动的歌词,让央视导演称赞:“这样的歌手放到‘6 1’选手库中是绝无仅有的!”
(注:以上文图内容均来自公开的互联网,由本人整理形成文。)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