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的特征)

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的特征)

新刊推荐

《教育家》2022年5月第1期如约而至。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在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素养,是中国教育的应有之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当下创新思维培养的痛点、难点和价值何在?中小学校在创新思维培养实践中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突破?本期“专题报道”聚焦以上问题,就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展开讨论。

本期“封面人物”,专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砺锋,为你讲述古典诗词背后的日月光华。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那么,教师如何把握对学生的宽严之度?本期“良师成长指南”,多位资深教师为你解惑。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依然难言终结。不断积累的生计难题,接二连三的次生灾害,令众多宅式生活中的人们心弦紧绷,备受煎熬。从这些灾难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本期“锐见”为你带来思考。

如何更好地教育“00后”?优秀的班主任怎么进行班级管理?怎么和学生友好相处?本期“班主任沙龙”为你分析和解答。

…..

更多精彩,尽在《教育家》!

本期目录创新思维从哪里来?专题报道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在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素养,是中国教育的应有之义。

创新思维作为创新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体在面对问题时,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主要表现为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否定思维、替代思维、直觉思维等。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近年来,我国非常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将实践创新列为中国学生发展六项核心素养之一。前不久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凸显课程的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但就当下而言,我国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现状不容乐观——

“越到高年级,学生越‘安于课堂’,大部分学生只是等着教师给他们‘灌输知识’,缺少质疑的精神。”

“每次文体不限的命题写作中,学生们交上来的都是记叙文,不会有人想到去写一封信、一则寻人启事或一首诗歌。”

“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学生不会进行有效的改良,基本都是模仿课本的装置简单换个仪器就算了,不能举一反三。”

……

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当下创新思维培养的痛点、难点和价值何在?中小学校在创新思维培养实践中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突破?本期“专题报道”聚焦以上问题,就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展开讨论。

莫砺锋:“诗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封面人物

近年来,“古诗词”成为电视节目的热门主题和网络平台的一大流量密码。在这些公共平台上普及唐诗宋词的学者们也因其学识气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解读,成为大众追捧的“学术偶像”。相比这些学者,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算得上是“先行者”——早在十余年前,莫砺锋就三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分别主讲了“诗歌唐朝”“白居易”“杜甫草堂”系列,并凭着对唐诗的精彩讲解而享誉全国,“圈粉”无数。

“唐诗宋词中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而更应该供大众阅读欣赏,使之获得精神滋养。”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诗学专家,多年来,在学术研究工作之余,莫砺锋为古诗词普及工作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将唐诗宋词喻为“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而他甘当“站在山口的导游,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今年已古稀,夫复何求?每日诗书相伴,甘心老是乡矣!”如自述中所写,年逾七十、以“诗词导游”自居的莫砺锋,仍伫立在“山口”,期望带领更多人领略唐诗宋词这座名山的瑰丽胜境。

围绕唐诗宋词的现代意义、当前的“古诗词热”,以及中小学的“诗教”、经典阅读等问题,本刊记者对莫砺锋进行了专访。

教师如何把握对学生的宽严之度?良师成长指南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对此我深表赞同。我很想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尊重学生,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们,与他们做朋友。但是,我发现对于我的做法,有些学生并不领情。一些学生自制力很差,他们随便迟到、上课说话、不好好写作业,我“温和”的规劝对他们根本没用。我现在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是否应该对他们更严厉一些?对自由散漫、屡教不改的学生是否应进行严厉批评和惩罚?都说“严师出高徒”,可是,严厉有时又会导致师生间的矛盾和对立,特别是现在有些孩子被娇纵惯了,听不得任何逆耳之言,万一批评重了,产生逆反心理怎么办?我也希望能“宽严有度”,但“宽严有度”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宽”和“严”的尺度究竟如何把握,希望老师们能指点迷津。

——一个青年教师的困惑

灾难中,人们正重识自己

锐见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依然难言终结。不断积累的生计难题,接二连三的次生灾害,令众多宅式生活中的人们心弦紧绷,备受煎熬。

疫情漩涡中的上海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奋起抗疫的人流中,一个个“上海团长”挺身而出,勇敢作为,为分外艰难的城市抗疫倍增了信心,也砥砺着无数普普通通的居民,在灾难中重识了自己。

对“00后”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贴任何标签班主任沙龙

“80后”是“垮掉”的一代,“90后”是“自私”的一代……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给年轻人贴上各种所谓“时代”的标签。可如今,被预言“垮掉”的“80后”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自私”的“90后”也在国家危难中冲锋在前……因此,当我们考虑如何面对和教育“00后”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不以自己的主观臆断给他们贴负面标签,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