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20名军官下岗(中国火箭军有多少人)

火箭军20名军官下岗(中国火箭军有多少人)
俞细文参观杨业功纪念馆(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阳光里,奋进的中国士兵——火箭军某团班长俞细文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记事
新华社记者张选杰、李兵峰
苍茫大漠,硝烟四起。一次实战背景下的演习任务中,辽阔的导弹发射场,在一道道命令指挥下,数枚长剑呼啸腾飞、刺向苍穹,最后准确命中目标。
这些命令从千里之外的火箭军一个指挥所传来。“中军帐”的背后,某团班长、四级军士长俞细文,正带着一个班组,端坐屏幕之前,娴熟应对信息拥堵、病毒攻击等特情,守护指挥信息链路高效运行,确保作战数据、命令的畅通传送。
俞细文已圆满完成重大任务近百次。入伍16年来,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他从一名地方青年,实现向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涅槃蝶变,并将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永远追逐的阳光,一心一意去坚守,一言一行去践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别样的精彩。

俞细文(中)利用训练间隙和战友交流心得(12月12日摄)。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沐浴阳光成长,照亮忠诚航向
婺源,中国的美丽乡村,也是一片光荣的红土地。在俞细文出生的这个地方,老百姓对党感情特别深。
他从小就记得,村里宗祠供奉着7位烈士。老人们说,他们都是当年跟着中国共产党闹革命时牺牲的。“他们为什么干革命,连死都不怕?”这个疑问在他心中萦绕。
1998年,家乡遭遇特大洪水灾害,解放军如救星来到。13岁的他,望着与肆虐洪水战斗的军人,心里想:“为什么他们如此不畏危险?”
后来,他的老师程承浩受此影响参军,俞细文心底也萌生要当兵的梦想。
2004年12月,俞细文入伍来到“导弹司令”杨业功生前所在部队。第二年,当全国掀起学习杨业功精神高潮时,他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将军弥留之际仍喊着“一二一,出发”,把履行使命当作毕生追求?
这些心灵叩问,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都找到了答案——点亮理论长明灯,一生不在夜里行。

俞细文在机房进行网络线路调试(12月10日摄)。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真理之光,汇聚力量。俞细文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更是以其强大的科学性、理论性、指导性,点燃他学习的激情。
俞细文对理论痴迷,后来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总会放着理论书,随时学、方便记;一有时间,就在学习室看书写体会。
他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当成“营养液”,通读了《习近平论强军兴军》等一系列读本,延伸阅读上百本相关书籍,还把理论学习与个人发展、强军事业有效融合,撰写了4大本体会文章。
从“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到“要确保部队在思想上政治上特别过硬”;从“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到“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习近平强军思想如和煦春风,让座座导弹军营发生巨变,也如涓涓细流,滋润俞细文的心田,打牢了他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心中有魂、脚下有根。“组织让走我不留,组织让留我不走。”2016年,上士服役期满,面对各种家庭困难,俞细文毅然选择留下。
“不仅要让理论光芒点亮自己,更要照亮别人。”俞细文探索开展“理论故事会”等活动,带动官兵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
2020年6月,其“深入系统学、联系实际悟、辐射带动播、立足岗位做”的学习践行创新理论的经验,被所在基地部队交流介绍、广泛借鉴运用。
同班战友张小伟,觉得学理论枯燥,总是逃避,其他方面也提不起劲,在各种考核中成绩垫底。俞细文给其16张思维导图。这是他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时,以基本观点为干、知识点为叶,搭起的“知识树”。
“一本书竟能浓缩为16张图,既便于记忆,又加深理解,我收获到学理论的乐趣。”从此,张小伟乐在其中。思想认识一上来,专业、训练等成绩也迅速提高。
下士刘霖刚到部队不适应,感到很迷茫。俞细文邀请她参加理论讲习所活动。通过系统学习,刘霖明确当兵就要当排头兵的目标,并在一年后当上班长。
“作为‘杀手锏’部队一兵,对党忠诚、听党指挥是我不变的信仰。”所在部队开展的“学强军思想、悟特殊关怀、当打赢先锋”学习实践活动中,俞细文的发言,赢得官兵点赞,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演训间隙,俞细文在野外训练场组织理论宣讲(12月11日摄)。华社发(刘明松 摄)
尽享阳光雨露,阔步尖兵之路
小小三尺机台,系着战场成败。走进俞细文工作的地方,只见机柜林立、指示灯闪烁。正在值班的他,飞速敲动键盘,一组组数据被准确送达。
“学理论不能只喊在嘴上,要用能打胜仗来践行。落到自己身上,就是做到信息畅通。”俞细文说,“这是导弹部队作战信息分发处理枢纽,也是我投身强军的践行平台。”
这些年,俞细文将创新理论的伟力,转化为强军兴军实践的动力,圆满完成百余次军事任务,被火箭军评为“信通尖兵”、“复合型”指挥管理士官。
“他并不是天生优秀。”某站教导员吴云鹤说,“新训第一次测试,他6个课目勉强及格;刚学专业时,总是慢一拍,操作训练也常出错。”
战友闫能改问俞细文:“支撑你实现军旅飞跃的动力从哪来?”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回溯他的军旅生涯,可以从一个个铿锵步履中找到答案。
当兵就要当精兵,俞细文向成为优秀号手发起冲锋。
他刚下连时,学信息专业如读天书。“‘弱鸟先飞’照样可抵达终点。”他一个个知识点啃,在同批兵中最早取得独立执勤资格。
一次信息网络装备全面升级,要求一个月内具备能力。陌生操作平台、复杂系统软件、全新通信网系……作为班长,俞细文带领大家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任务。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步伐加快,装备不断更新换代。前不久,一套新的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配发,他主动请缨,每天超负荷学习训练,首个领取资格证。
当兵就要争第一,俞细文向一次次比武夺冠发起冲锋。

俞细文和驻地留守儿童一起参加校外活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2018年初,开训动员令发布后,基地部队闻令而动,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他所在班组大多是新兵,按规定可以不参加。
“比武就是打仗,哪怕剩一个人,也不能退缩。”他主动提出参赛,带领大家紧张备战。2个月后,这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专业第一名。
某通信保障站开设,操作步骤多、程序很复杂,耗时比较长。俞细文不断探索优化流程,将时间缩短一半。在这个课目比武中,他带领班组多次摘金夺银。
当兵就要想着打仗,俞细文向未来胜战目标发起冲锋。
有一次,部队组织战备等级转换演练。一名新兵感觉氛围紧张,问道:“班长,咱们又不上一线,机房执个勤用得着这样吗?”
“现代战争,无‘网’不胜。”俞细文说,只有把平时当战时、把执勤当打仗,才能在未来战场打得赢。
一次导弹旅团红蓝对抗演练,俞细文担负战场信息传输等任务,连续半个月高强度执勤,患上急性角膜炎仍不下岗,直到最后完成任务。
翻看2019年的值班记录本,俞细文值守战位205天,其中夜班时长1200小时。
“每次一有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一有重担,就抢先挑在肩。”团政委于军善说,“这已经成为俞细文的常态和自觉。”
“战场保通、胜战托底,宁舍生命、不辱使命……”这是担负某专项任务时,俞细文写的请战遗书,浸透向战而行、向死而生的壮志豪情,也是忠诚导弹事业的誓言。

俞细文(左二)在野外训练场迅速架设通信台站(12月11日摄)。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汲取阳光力量,扛起使命担当
“我不焦虑了,同时,也要告诉父母,对战胜疫情要有信心。”2020年3月,俞细文给全团讲完“制度自信,坚定战疫必胜”课后,一名湖北籍女兵对他这样说。
休假归队隔离期间,俞细文通过微信了解不少官兵心存疑惑、难解焦虑,认真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结合实际备讲了这门课,收到良好效果。
“导弹阵地需要坚守,理论高地更不能丢。”俞细文说,“党的创新理论是强大武器,我要运用好,尽力为大家解思想扣子、解实际难题。”带着这种责任,他奔波于军营内外。
一个个导弹阵地,镌刻下他的足迹。
2020年7月,俞细文作为唯一一名士兵代表,到数个旅团巡回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助力习近平强军思想落地生根。
这几年,他先后上百次到基层部队宣讲授课。女兵李洋入伍前学的是国际政治专业,听完俞细文的课说:“大道理经他一讲,很朴实、接地气,入脑入心,让我很受益。”
在军校课堂上,他收获了阵阵掌声。
金秋时节,正在国防科技大学参加培训的俞细文,登台给同班次战友,讲述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感受体会。
“第一次这么强烈感到岗位离强军目标那么近。”“听了他的课,奋斗方向更明了、动力更足了……”许多学员这样说。为此,学员队领导专门让俞细文录制微课,作为以后学员的“必修课”。
在一所所学校,他为学生成长点亮一盏盏明灯。
一到开学,俞细文就会前往驻地数所小学,为学生上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课。这几年,他先后近百次走进校园开展理论宣讲,开设7个“国防砺剑先锋班”,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人。
在社区和乡村,他努力让创新理论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前不久,俞细文和老百姓围坐一起,交流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感受,大家时而争先发言,时而笑声不断。
这几年,他被驻地聘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讲师。中央一出台方针政策,他总是第一时间给群众宣讲,把党的温暖送达基层。
除了当好传播者,俞细文还认识到,改革强军不能当局外人,既要成为见证者,更要拿起理论武器,当好改革“过河卒”。
“他保持强烈担当和忧患意识,自觉为强军事业添火加薪。”团长顾敦勇说,“只要事关部队发展建设的,他都时刻研究关注、努力献计献策。”
俞细文结合体制编制调整、武器装备转型等实际,撰写20余篇研讨文章,总结的《通信台站执勤管理正规化建设》等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围绕如何激励士气等问题提出近两百条建言。

俞细文(中)帮带新号手提升业务技能(12月12日摄)。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传递阳光温暖,播撒军人大爱
2020年9月13日,西南交通大学开学典礼上,出现了一个特殊“家长”——穿军装的导弹兵俞细文,专门利用休假时间送新生曾桃香上学。
5年前,他到江西省井冈山市左安中学帮扶贫困学生。得知读初中二年级的曾桃香,由于家境贫困、几度想辍学,俞细文资助鼓励她,并约定“等你考上大学,叔叔送你上学!”
从2013年起,他发起成立了“俞细文志愿服务队”,用特殊的方式传递阳光温暖,播撒军人大爱。
驻地市文明办副主任王惠春说:“俞细文无愧于‘中国好人’的称号。”2013年,俞细文得知5名孩子因贫困面临失学,和妻子刘小梅商量后,决定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其实,从2013年以来,每月俞细文一发工资,妻子就分成4份,一份用于赡养父母,一份用于还房贷,一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余下很少部分用于家庭开支和女儿学习。
“日子过得清贫,但很值得。”俞细文说,资助的学生中,有23名考上了大学。
驻地市血站医生吴健说:“他是个热心肠,只要供血困难找到他,肯定没问题。”2017年2月,一名怀着三胞胎的孕妇摔跤导致失血,医院联系俞细文后,正在休息的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献血。
10多年来,俞细文累计无偿献血量达9000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还自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行列。
驻地出租车司机凌荣峰说:“他是个有信仰的人,我愿意和他一起传递正能量。”6年前,他第一次送俞细文到偏僻乡村献爱心,被深深感动。后来,他经常免费接送俞细文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
这些年,俞细文献爱心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诠释着革命军人的大爱。“俞细文志愿服务队”定点帮扶了数十所学校,捐赠图书资料,援建“爱心书角落”,累计筹集35万余元,为大批学生送去温暖。
驻地42户贫困户经常念叨:“是俞班长让我们又有了主心骨,重新树立生活的希望。”俞细文所在部队帮扶的村子,有养鱼的传统,但品质和销路问题没解决。他与战友一起召集村民研究发展泉水鱼特色养殖,建起互联网销售模式,让这个村实现年产值上百万元。
如今,“俞细文志愿服务队”被社会广泛赞誉,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俞细文也被评为“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2019年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在火箭军某基地首届“强军先锋”颁奖典礼上,评委会给他这样的颁奖词——
“他是至信笃行的‘四有’军人,他是践行宗旨的道德模范,他是善行广至的‘中国好人’。他用平凡而伟大的善举,让阳光照进远山,让梦想插上翅膀,让红色基因绽放时代光芒!”
来源:新华社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