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节横幅积极向上(女生节活动横幅宣传标语)

女生节横幅积极向上(女生节活动横幅宣传标语)
2021年3月初,一则微博在网络上获得上万次转发。
该微博称,2019年北京一所高校(下文简称Z大)内,一名女生烧毁了两条“女生节”宣传横幅。

(微博截图)
爱与生命编辑部与多名Z大在读学生核实相关信息后,确认该则微博信息属实。烧横幅事件发生后,这名女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纵火是暴力抗议行为,未考虑到消防隐患,“应该用剪刀来着”。

该女生发布的朋友圈(图源:@素材Cooper)
那么,所谓“女生节”到底是什么,它和妇女节有什么渊源?
女生节的横幅又在写些什么,为何会激怒一位高校女学生?
女生节,横幅在说什么?
“女生节”,一般为3月7日,妇女节的前一天。它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先由个别高校以“关爱女生”的名义发起,随后逐渐风靡全国高校。
对于高校女生来说,它逐渐取代了以往妇女节的地位。高校里的女生节活动,包括为女生赠送礼物、线下互动游戏等。

一所高校的女生节活动奖品(图源:该校学生会公众号)
其中,在校园内悬挂标语横幅,是最经典、最常见的宣传形式。这些标语一般由校内院系各自撰写,以男性口吻为主。那么,这些标语究竟在说些什么?
我们选取了北京城区一所高校(以下简称N大)近5年(2016年~2020年)的女生节横幅标语作为分析对象,来一探究竟。
根据N大校内论坛网公布的数据,该校在校生男女比例常年保持在7︰3左右。通过该校官方微博、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和校内论坛网,我们共收集到标语150条(其中2016年27条,2017年38条,2018年19条,2019年25条,2020年41条)。标语撰写范围涵盖约30个院系。
我们将标语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后,得出以下若干个叙述类型及其出现数量和占比,以及2016-2020年各年度不同类型的数量分布与变化趋势(由于部分标语同时占有两个或多个类型,因此百分比总和不等于1):

表1:N大2016~2020年“女生节”标语类型数量及占比

表2:N大2016~2020年“女生节”标语类型各年度分布
在各类标语中,“婚恋”类占比最高,几乎达到了5年标语总量的一半。由于标语一般以男性口吻撰写,其统计结果成为了大型表白现场,比如“愿和你缠绕成双螺旋,终生与你相伴”。

N大女生节横幅(下同)
“情谊”类标语约占5年总量的十分之一。相比之下,它们指向的是同窗情谊,但又无法摆脱一种暧昧暗示的主客体关系。

“描写”类型的标语中,指向女生“外貌”的占主导地位,代表性的作品如“如果美能当饭吃,你们可以养活整个世界”。
而描写女生“神态”、夸赞女生“才能”、赞扬女生“品格”的标语,三类相加只占5年总量的约17%,并且,它们往往难以避免地与“外貌”话语交织在一起,纯粹赞美品行才华、学术能力的少之又少。

“定义”类标语通常使用“是”、“有”等词汇,对写作主体(男)和写作客体(女)的身份关系进行界定,表达某种从属或互动关系。例如:
“你是我战略规划下的最优未来,你是我政策制定中的永恒目标。”
“你是冷气团,我是暖气团,咱俩相遇相撞,就是三圈环流,就是整个地球。”
相比之下,纯粹的“祝福”类标语仅占到了5年总量的约5%,数量很少。
通过对N大“女生节”标语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几乎全部的标语都以男性视角来书写。在这个名义上以女生为主体的节日、在这所女生占比超过70%的学校,女生却几乎全体失声,反而在标语中成为了被描述、被定义的客体。当然,这也是大部分高校的情况。
在150条标语中,仅有一条标语可以明确读出写作主体为女生。而它的内容,是这样的:“四海八荒这么多人,叫你雨露均沾,你不听,偏宠我,偏宠我,还非要祝我女生节快乐”。

“尊重女性,是历史进步的标志”,这是我们找到的唯一一条言及女性主义思潮的标语。
横幅背后,主体的转移和话语的缺失
女生节标语显示出来的表达主体,几乎都为男性。表达的内容不是对女性处境或节日价值的反思,而是各种各样的“示爱”。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状况不仅出于男性的自觉,还可能是女性的自觉。许多女生也期待通过这样一个节日,在这种被“示爱”的氛围中得到满足。有观点认为,这体现了女生的“主体性”,是“大学校园的女生处于青春期的特定阶段,要求享受男生的宠爱/关注/友情……”因此不存在任何一方的主导,是男女生共同参与的游戏。[1]

在女生节成为时兴之后,也有一部分高校庆祝男生节,作为女生节的翻版和戏仿。尽管不在此赘述,大部分男生节条幅也与婚恋主题相关,很大程度上是女生群体对女生节条幅的回应。无论男生节、女生节,这些条幅究竟是为谁而写,又最终满足了谁、讨好了谁?
尽管校园青葱恋情十分美好,但本就有情人节、白色情人节、七夕节可供两两唱和,为何偏要在“女生节”搞出这么多暧昧的勾当?

即使不讨论女生节慢慢固定在3月7日,和“‘睡’了一‘晚’就从女生变成妇女”这一恶俗玩笑有多少关联,这一天,女生们似乎的确成为了主角,却是男性目光凝视下的“主角”。她们的容貌成为审视对象,她们的身份也固化在了“恋人”“家眷”等。
几千年来,女性在参与社会角色分配的这场“游戏”时,始终“主动”地扮演了“被动”的角色。
女生节标语所体现的主体倒置,正是社会历史的性别规训的结果,使女性成为被动的、被评判的形象,女生节也成为了接受男性示爱的日子。换句话说,女生节可以做的纪念、歌颂、反思、展望这么多,怎么偏偏到处是“表白”条幅?女生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的表达?

无论哪种性别,都将这种主体转移视作了理所当然,并通过标语等“符号”来进行彰显和强化。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明目张胆的厌女情绪。
譬如,N大有一年出现过“选女生,不要旧船要新传(谐音‘船’)”这样的标语。其中不仅包含着男性主导的挑选意味,还将女生划分为“旧船”和“新船”。
所谓“旧船”的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被使用过的”、“老旧的”、“被抛弃的”等寓意,带有鲜明的贬低色彩。或许这是撰写者的无心之举,但这样的横幅作为校园场域内的性别符号出现,显然不合适。

而性别关系中女性被占有、被保护的刻板印象,也在诸如“我愿意,保护你,无期徒刑!”的标语中被强化。
又如“艺传女神,琅琊榜首,得之可得天下!”这样的标语,尽管是借用电视剧《琅琊榜》的语句,明明是夸赞女生优秀,却紧接着“得之”之类占有女性、女性从属的话语,仍然表现出对女性的物化。
回想烧横幅事件中的那位女生,或许她在Z大所见标语的内涵,与N大并没太大差别。所以,她的愤怒、她的无奈,是不是也不难想象?
别让女性节日的价值被消解
如今,年轻人似乎习惯了在3月7日过“女生节”。
它作为妇女节的衍生品,粗暴地将“女生”与“妇女”做了区隔。这本身就带有鲜明的焦虑情绪和歧视意味,是对“妇女”的污名化。
从语义上来说,辞典中对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而在司法解释中,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百度百科则写道,女者,指未婚女子;妇者,指已婚女子,故妇女泛指女性。
诉诸历史,在联合国对妇女节的描述当中,妇女节是用于“回顾妇女问题上所取得的进步,呼吁变革,庆祝妇女在自己国家和社会的历史上发挥非凡作用的勇气和决心”。[2]

1912年女性大游行,女工走上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报酬和投票权(图源:erathsky)
而在中国,一段时间以来,妇女节形成了“照顾女性”的节日氛围,女性的弱势性被凸显;国际劳动妇女节原初所蕴含的反抗意义,却被渐渐忽视。
消费主义热潮下,商家们甚至将其更名为“女神节”、“女王节”,来刺激女性的消费行为,达到盈利的目的。
高校“女生节”则进一步对女性进行内部“割席”,已经完全摒弃了妇女解放斗争的价值内涵。宣传标语极少提及男女平等的观念,转而表现大量的婚恋追求、赞美外貌等内容。
“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逐渐取代了妇女节。节日的政治性和历史性大大减弱,消费性和娱乐性成为主流。

在百度百科搜索“妇女”词条,页面弹出“女神节”广告(图源:网页截图)
或许有人会认为,对女生节标语的符号批判是“可以但没必要”的。
我们想说,很有必要。妇女节的“改头换面”,看似彰显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地位的提高,可实际上,这些裹着糖衣的话语,不过是商业和男性共同营造的粉红光圈。
打破这种虚幻的光圈,不妨就从重新考量女生节的价值开始吧?
不论走到多远,我们都不能停止对女性困境的反思,不能停止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
所以,永远不要忘记,妇女节才是真正属于所有女性的节日,一个沉重、深刻、又饱含希望的节日。
Women's Day
今日互动
你怎么看待高校“女生节”?
或你对“女神节”“女王节”有什么看法,
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参考文献
[1]宋少鹏,管田欣,史雅楠,林凡力,张枭,张月,周艳丽,戢云倩,马艺桐,姜浩薇,毛一帆,李幸,于露,侯津柠,张露露,吴成园,罗曼文,黎羽裳.身份认同与校园节日:高校女生节的讨论[J].妇女研究论丛,2016(02)
[2]United Nations.(2020).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8 Marc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womens-day.
Women's Day
撰稿丨陈品馨 陈皮
编辑丨张冰洁 陈皮 余涵萱 刘文利
视觉丨李敏惠 Tenlossiby
排版丨蕉蕉
校对丨王典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 出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