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万强还在小米吗(小米黎万强离职)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离职,卢伟冰出任中国区总裁,未来小米会有哪些变化?

谢谢您的问题。小米集团重大人事变动,是为了发展小米手机+AIoT业务。

小米相关经营数据。在小米发布重大人事变动之前,小米刚刚公布了第三季度的业绩。小米三季度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调整后是35亿元。其中手机业务表现不佳,营收323亿元,同比下降8%。IoT业务表现抢眼,营收156亿元,同比增长44%,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等生活消费品在今年双11中销售业绩优异。行业外业务收入占比44%。雷军的想法在5G时代,必然是稳住手机,迅速发展AIoT业务,大力推进全球化。人事安排也要朝这方面聚焦,为战略提供支撑。

黎万强还在小米吗(小米黎万强离职)小米的人事变动。本次涉及到7个高管的岗位调整,我认为有几处比较关键。第一,小米集团总裁林斌成为董事长,专门负责手机业务,针对的是小米手机。第二,卢伟冰则继续担任Redmi品牌总经理和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针对的是红米手机。第三,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CFO周受资任职为国际部总裁,针对的是小米海外业务。第四,王翔担任小米集团总裁,负责集团职能,综合管理部副总裁何勇晋升为小米副总裁,都是为了小米手机、AIoT战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统筹战略规划。雷军根据每个人所取得的业绩和专业特长进行岗位设计。

人事变动的含义。第一,年轻人上位,比如年轻高管王翔以前负责的国际业务,做得好就成为集团总裁。第二,新人继续予以重任。比如卢伟冰入职小米没有多久,负责红米品牌,下一步中国区的业务都交给他。第三,老人让位,这就受到了小米创始人黎万强,当然离职的理由都是个人原因。黎万强在2000年就跟随雷军,先后在金山软件和小米任职,在小米先后负责MIUI手机系统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小米品牌战略,总体看这些年一直在做退隐江湖的准备,因为小米手机这些年被赶超。原集团副总裁祁燕因为个人原因退休。第四,雷军要放权。雷军不再担任中国区的总裁,主要涉及小米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所以今后小米就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给年富力强的管理这以更广的平台、很大的权力,做得好自然有发展空间。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小米黎万强现在处于什么位置?

2014年10月底是黎万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小米如日中天,他顺势缔造了小米营销神话,所著的《参与感》一书十分畅销,不仅成为外界学习、研究小米营销模式的重要参考,更成为社会化营销的样本之作;在此之后黎万强选择闭关,并办了个人画展,生活相对安逸,与小米的公开交集少之又少。

2016年1月,黎万强回归小米,主要负责小米市场和小米影业。需要指出的是,小米影业不是像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一样投资拍摄电影,而是与电影出品方合作,在影片中植入小米手机,本质上干的是营销的活。

其实,从所负责的业务来看,黎万强回归前后基本一致,唯一的不同是小米面临的处境变了,从气势正盛到颓势尽显,这也给他所负责的营销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小米颓势从2015年下半年一直延续到2017年一季度,黎万强回归后经历了大部分颓废期。不过,从小米营销作为和实际销售结果来看,黎万强领导的市场团队工作实在是乏善可陈,他开始跌下神坛,外界重新审视黎万强的营销能力。

2017年11月,小米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黎万强被任命为小米品牌战略官,并出任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曾任小米设计部主管的梁峰接替他出任市场部副总裁,负责市场部日常工作。

其实,这次调整基本意味着黎万强出局,手头主要工作交给曾经的下属,而所谓的小米品牌战略官不过是个虚职,就像黄江吉曾担任小米战略副总裁,后者于去年4月离开小米。

不知你发现了没,近两年小米品牌的任何大动作,并未见到黎万强操盘的身影,而他也从未以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的身份分享自己的投资理念,更没有拿得出手的投资项目。

还有一个佐证的实锤,便是为了加大营销力度、多与用户互动沟通,小米高管集体当网红,时不时在微博上为自家产品卖力吆喝,而黎万强微博更新频率低得感人,最近一次引发关注还是为了兑现2013年12月10亿天价赌局的承诺,而给用户抽奖送100台小米9。

种种迹象,更加让我坚信黎万强已在小米内部边缘化,尽管没有对外官宣离职,但与离职基本无异。至于他为何会落到这步田地,我并不想从阴谋论的角度去分析,而是倾向于认为很有可能与黎万强能力不行有关,之前外界把他过于神化、捧得太高。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