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讽刺了怎样的人(刻舟求剑改编)

刻舟求剑是根据什么改写的?

1.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有个楚国人渡江,船到江中心时,其佩带的宝剑不小心落水,于是他在船上刻了标记。到岸边后,他沿标记下水寻找。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经过一番打捞,竟然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恐怕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

刻舟求剑讽刺了怎样的人(刻舟求剑改编)

刻舟求剑包含着两层道理:

第一层,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

第二层,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

2.刻舟求剑是出处《吕氏春秋.察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个记号,大家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故事启发我们做事不要拘泥刻板,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3.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剑落水中只会沉底,这是普通常识。船走远了,还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剑,真是愚蠢可笑。假使船是静止的,剑沉水底,在船的落剑处刻上记号顺着记号下水找剑,自然有可能找到。无奈剑沉水底就不动了,船却在不断移动。这个客观事实没在求剑的人的头脑里得到反映。他一心以为剑从哪里落下去,就从哪里去找,必能找到。他的认识同客观事实不一致,结果自然只有失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讽刺死抱着教条的人,非常有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