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区团购的大忌(社区团购营销模式的3大禁忌)

上周五,美团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王慧文迎来了他在美团的Last Day,在加入美团的10年后,正式退休了。

作为和王兴一起创办过校内网的老搭档,王慧文一直是王兴的左膀右臂,自2012年起在美团带队不断探索新业务,并一手带起了美团现在的支柱业务——美团外卖。

早在清华大学上学的时候,王慧文和王兴就是一个宿舍的舍友了。

因为两个人都姓王,而王慧文又更年长一些,所以王兴就叫他老王。

因此到了美团,大家也都跟着王兴叫他老王。

老王的思考之深之广,看过他分享或采访稿的人都深有体会,在整个互联网圈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我不曾在美团工作过,和老王也没有什么交集,基本上是仰慕者与被仰慕者的关系。

今年下半年,老王在清华开了一门新课,叫《互联网产品管理》。

课程内容对于在校生来说,还是偏抽象了一些,没有在企业实习经历的学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甚至有选课的同学在课上做起了高数作业。

但对于互联网从业人员来说,这简直就是几十万都买不来的宝藏课程。所以一度在教室后排坐满了来旁听的各路人员,也因此有幸从他们那里,读到了课上内容的一些笔记。

可惜我不在北京,要不然就溜进清华蹭课去了

做社区团购的大忌(社区团购营销模式的3大禁忌)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今天结合老王的清华产品课,聊一聊关于社区团购的几个核心问题。

关于社区团购是什么,上次我们探讨过一些:一文读懂社区团购

这里也算是我的学习笔记,未必都是对的,许多问题的答案也一直在变化,更多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

社区团购的市场体量有多大?

对于公司战略来说,如果只看一个要素,我们要看什么要素呢?就是这个行业的体量。

为什么体量这个问题很重要?

现在几家社区团购公司都在烧钱,而且看上去烧得很疯狂。

包括在用户端烧补贴(九不准之后要收敛了),在团长端烧提成,在供应链端烧基建。

但烧钱要烧到什么程度,实际上取决于对业务体量的预估。

美团外卖估值大概现在1000亿美金,前后大概烧了不到20亿美金,站在今天看这个投资回报率还挺高的,所以烧钱取决于你对市场体量的判断。

如果预估比较准确,那么烧钱可以尽快帮助自己获得竞争优势。

但如果估高了,就会在不够大的市场烧了过多的钱,留下一地鸡毛,例如共享单车;

反过来讲,如果估少了,也会因为不敢烧钱,或者误以为到了天花板,投入资源去做了别的业务,从而让出了市场规模,例如做了电影票预订之后没多久,就去做羽毛球馆预订的格瓦拉,后面被美团猫眼电影反超。

那么,社区团购的市场体量会有多大?

由于兴盛优选在湖南蹚出了一条路,过去一个比较常见的逻辑,是根据兴盛优选2019年在湖南的GMV、用户覆盖率与人口数据,类推全国的社区团购能到大约一年两三千亿左右的市场体量。

但实际上,最后的体量大概率要比这个大。

为什么这么说?

老王在课上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最早做美团外卖时,调研了一下饿了么,发现当时的饿了么以不亏钱的方式运营着,年增长率200%;

如果一个业务不亏损保守经营增速还这么快,说明需求非常强烈,那么根据正态分布,美团的调研团队拟合出外卖市场的体量大概是1000万单一天。

要知道当时饿了么一天只有几万单,所以拟合出来的这个数字已经是当时全行业最激进的估算了。

但今天回过头去看,1000万这个数字依然低估了一个量级(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加一起现在每天已有五六千万单,年增长率在百分之二三十)。

在互联网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展开烧钱大战之前,兴盛优选就能够拥有高达8倍的年对年增长,同时在湖南地区实现区域盈利;

所以按这个逻辑,如果需求充分释放,带来的规模效应倒逼供应链优化,加上疫情的催化,整个社区团购业务的体量将远不止这些。

实际上也是如此,现在各互联网企业入场一起做大了蛋糕之后,大家普遍都看到了万亿的市场规模。

当然,体量预估这个事情听上去简单,实际上还是很难的,而且越早期越难。

如果能在这个行业的第一天就判断准确,那基本就是巴菲特、Bezos了。

随着时间推移,形势会越来越明朗,但其他人也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谁能越早做出正确预估,谁就能越早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无论对做业务,还是做投资来说,都是如此。

市场体量,这是第一个问题。

最终会剩下几个玩家?

首先,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

商业世界有一个很科学,又很残酷的现象——马太效应。

即《马太福音》所说的,如果一个人有钱就给他更多的钱,如果一个人没钱就把他现有的钱都拿走。

形成马太效应的原因不一而足,有一些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例如VC行业。

大部分创业者其实并不理解VC这件事情,也判断不了投资人的水平,所以就会选择名气更大的那个,逐渐好项目就向Big Name的那几家靠拢了。于是上游的钱也在向他们靠拢,头部基金规模越来越大,中小基金、新基金募资越来越难。

还有一些原因是来自规模效应,有规模效应的行业,头部的企业规模越大,在成本、体验方面就越有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蚕食尾部企业的生存空间,造成马太效应。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互联网相关行业都是如此,例如电商、外卖、网约车等。

业务早期,产品和团队可能会有很多问题,但一旦形成马太效应,社会资源会迅速聚集。

那么,马太效应会对竞争格局产生什么影响呢?

马太效应造成的结果就是,投资人只会投那些最终能够留在牌桌上的人。

因为投资人也都知道,马太效应是每个行业的结局,强者恒强,弱者淘汰。那么作为投资人,你是去投规模、增速靠前的玩家,打赌它成为老大,还是投后面的玩家,祈祷它被前者收购?答案不言而喻。

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每个企业在烧钱扩张这个事情上,也要尽快判断出最终会剩下多少玩家,并想好竞争策略是什么。

美团在最开始千团大战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之后定了一个策略——做行业前三里ROI最高的那家。

因为他们判断,行业最后只会剩下2到3家,投资人只会投前三家。

而顶级的投资人既能判断行业有多大,也能判断行业大概剩几家,并且一定能拿到所有公司的数据,所以要做到这些公司里ROI最高的那家。

最后,社区团购最终会剩下几个玩家?

一般来说,规模效应越强,则马太效应越强。

社区团购的规模效应显然没有这么强,所以至少会留下2个以上的玩家。

但这个数量也并不会多,社区团购不会像线下商超、生鲜市场一样,长期呈现地方性品牌割据的状态。

原因正如之前文章所提到的,社区团购背后需要有大量产研团队来支撑。而产研是有规模效应的,一套系统能够支撑全国的业务,每增加一单,产研这块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

同时产研团队也很贵,如果业务规模太小,是养不起这样一个团队的。

目前在社区团购这件事情上,几家巨头过去都铆足了劲冲规模和融资,兴盛、十荟团拿到了新的大额融资,上市公司美团、拼多多发债、发新股,计划上市的滴滴则一度冲得最凶。

如果一个业务,大家都还在大量融资和烧钱,就说明大家都认为自己还没进入决赛圈。

所以从竞争态势来倒推的话,社区团购最终的玩家数量应该不会超过3家。

竞争格局,这是第二个问题。

关于执行的几个问题

前面两个问题是比较核心的问题,决定了业务大的战略方向。

到了具体执行,也会有一些需要回答和决策的问题。这里也探讨几个。

1哪些自营,哪些外包加盟?

那么,这些事情里面,哪些是适合自己做,哪些适合用外包或者加盟的方式来做?

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哪些要素是有规模效应的?一般来说,有规模效应、规模效应强的部分,更适合拿在自己手里;没有规模效应、规模效应弱和反规模效应的部分,则更适合用外包或加盟的方式来做。

品牌和营销,是有规模效应的,适合自己把控。做品牌和营销的成本就放在那里,产品生产得越多、营销覆盖的人越多,均摊下来的成本就越低;

产品研发,前面说了,也是有规模效应的,所以业务初期为了快速上线可以用外包(比如滴滴打车),但长远来看,是要拿在自己手里的;

供应链这块要分开看,供应的部分有对数级规模效应,单量越多越有议价权,采购价更便宜,但肯定会有极限;链的部分里,物流运输有规模效应,订单分拣没有,所以这个部分一般视情况自营或加盟。

这里也留一个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留言区讨论:团长侧的BD(商务拓展),有没有规模效应?

除了上面这些要素,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管理。管理是不是有规模效应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下面这个问题该怎样决策。

2开城要开到什么程度?

美团在7月份进入社区团购这个业务的时候,就打出了“千城计划”的口号,要在今年进入一千个县市。

那么真的就刚好开到一千个左右县市吗?这些县市都是做直营吗?还是做一些加盟?

这就涉及到管理的问题。

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反规模效应的要素,一个组织人数越多、层级越多,损耗也就越大,平均的效率也越低。

所以,一个业务如果必须要大量的人来做,那就要想清楚管理这件事情要怎么做,怎样处理这个反规模效应的要素。

上次我们谈到社区团购业务,除了产研团队,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城市运营团队,这个团队的管理就是考验企业组织能力的部分了。

组织能力越强,管理半径就越大,能直营开城后运营起来的城市就越多。

所以社区团购开城,有点像当年的外卖开城,开到多少合适不是喊出来的,是试出来的:

百度外卖当年直营了北京这一个城市,其他城市是加盟的;

饿了么开了80个城市,其他是加盟的;

美团外卖直营了200个城市,其他是加盟的。

开多少个直营城市这件事情就有点像化学,加多少催化剂要一点一点试出来。

另外,除了直营运营一段时间之后转加盟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解决扩张时的管理问题。

例如,货运平台货拉拉在开城这件事情上,选择的是“飘城”测试的策略,什么意思呢?就是开放用户下单和司机入驻的入口,但不在这个城市安排运营人员。如果“飘城”测试过程中发现,这个城市的供需能满足开城条件,再考虑正式开城自营。

又例如,我们甚至可以打破“一个业务如果必须要大量的人来做”这个假设,把许多流程化、机械化的管理动作换成机器去做,把反规模效应的管理转化为有规模效应的产研,做这种要素的转换。这方面的典型就是便利蜂了,在普遍都是加盟的便利店行业,他们也因此做到了全自营的同时,还保持了高速的扩张。

我想这些方法,也都是社区团购业务扩张时正在参考或使用的。

3开城过程中怎样地推团长?

地推这个事情,挺有意思,要从千团大战说起。

2011年,团购行业激战正酣,王兴“三顾茅庐”,前前后后跑了 6 趟杭州,挖来了阿里巴巴第 67 号员工、“中供铁军”代表人物干嘉伟,任美团COO,管理所有的销售地推人员。

干嘉伟来了之后,花了很长时间试图搞明白一件事情:什么样的人会是销售冠军(签约的团购卖得好)?

团队里很多人告诉他,要“消费感”好的人才行。

但“消费感”这种事情,就和网感、镜头感一样,是没有办法量化的。

与此同时,偶然一个事情让干嘉伟发现:上单数量与业绩高低是高度相关的。

上单数量这个事情却是可量化的,所以当时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叫“狂拜访,狂上单”。

(这里有个小知识点,在管理上,如果你要给一线指令,就一定要给到执行层面的、非常具体的指令,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不过在执行下去之后,效果立竿见影,一年半后,美团的市场份额从第三冲到了第一。

接下来,时间来到了2014年。

美团外卖上线,团购的地推团队加入进来,去BD餐饮商家,也是采用“狂拜访,狂上单”的策略。

这时就遇到问题了。

销售人员开始“狂拜访,狂上单”上线了很多餐饮商家,结果发现订单根本不涨,然后销售人员汇报说是因为补贴不够。

真的仅仅是因为补贴少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想办法找预算做补贴就可以了?

老王及他的团队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外卖平台是不提供配送服务的,需要商家自己配送;

如果在一个区域同时上线很多商家,每个商家的外卖单量少,商家就会优先服务店里的客人,因为后者是能感知到的需求;

这样一来外卖这边服务体验就差了,导致消费者觉得外卖不好用,后面单量就更少了,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真实的状况不是补贴不够,而是在一些城市或区域,消费者和商家还没有被培育过。

如果只是单纯地做补贴,就会掉到坑里去。后来,他们在成都一个校区做了这么一个尝试:

第一天只上了8个商家,然后在学校里猛搞推广,发传单、搞促销,并和商家打好招呼,让他们最好多招几个人。

当然商家未必都会照做。

一天结束之后,因为只有8个商家,所以每个商家单量都很多,这时就和配送不好的商家说,明天再这样就下线处理。

因为8个商家就可以满足需求,所以下线了也可以立刻再换一个上来。

这样一来,商家看到了外卖需求很旺盛,于是改善了配送体验。

之后美团这边再降一波补贴,观察真实的留存情况如何。

接下来随着原有商家体验上升,然后再重新去做促销增加单量、再补充几个商家,让这个体系形成有机循环,这个业务就转起来了。

可见补贴与否并不是问题的根源,根源在于有没有把外卖的核心服务——配送做好,如果没有抓住这个核心点,补贴打得再多,用户最终也留存不下来。

补贴就像汽车里的小电瓶一样,只是起到一个启动汽车的作用,不可能靠它来让车一直跑的。

现在,时间来到2020年,社区团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BD和补贴大战。

这次的对象变成了便利店或类似的小店。

在一个城市范围内,这次地推是应该全城撒胡椒面式地做,还是集中地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去做?

有哪些地方和之前团购地推或外卖地推类似,又有哪些地方不同?

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本过往拙作,希望对你有价值: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