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是黄道吉日吗2023年(2023年农历二月初二老黄历)

知道什么是龙抬头吗?龙抬头都有哪些习俗?古今习俗你还知道哪些?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敬龙为吉祥之物。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敬重的那种龙是不存在的。传说中的龙威武宏长,巨大的龙头上长着尖角长须,两只眼睛似明珠一般,龙身长满闪光的鳞甲,腹下有四只奇异的巨脚,是一种似禽似兽,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能兴风作雨的神异之物。早在1800年前,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即对龙作过解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冬眠的动物开始复苏,这大概就是二月二龙抬头这一习俗的最早的记载。据说如果到这一天龙还沒苏醒,那隆隆的春雷就要来呼喚它了。
二月初二是黄道吉日吗2023年(2023年农历二月初二老黄历)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又一个传统节日——春龙节。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顾名思义,春龙节是龙抬头的日子。

在众多的民间节日中,春龙节算不得起眼的节日,但这一天的习俗活动却很有趣。

旧时,每到二月二这天,许多村庄里要举行庙会,唱大戏,耍龙灯,热闹一番。二月初二早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都往家里引龙。引龙的方式多种多样。山东、河北、北京一些地方,人们一早打着灯笼到河边或井里去打水,一路上还将麦糠、谷糠、草木灰等碎状物呈线状撒在地上,就算把龙引进家中了。之后,要烧香、上供,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龙”。希望治水、管水的龙王爷回到人间。在青海省的一些地区,人们是擎着布制的长龙,点亮蜡烛,敲锣打鼓到附近河滩里或山泉边给龙饮水,然后回到农田里或村道上,再让龙把水“吐”出来。人们引龙敬龙,为的就是求得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引龙之后,家家户户做面饼,称为“龙鳞饼”。据说有了鳞,龙就不会受冻。还有些地方要做面条,叫做“龙须面”。吃龙须面是为了让龙健壮有力。总之,这一天的食物多以龙的某一部位为名,以取吉利。吃饺子叫“吃龙耳朵”;吃油炸糕叫“吃龙胆”;喝茶要喝“龙井茶”;连烙饼的动作也叫龙翻身。山东一些地方还有煮“面龙”的习俗。面龙是正月十五揑的龙形面灯,点燃后放在粮仓里,取仓龙引进之义。龙面灯在粮仓放半月之久,二月二早晨放在锅里煮食,谓之送龙升天。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的妇女二月二不作针线活,说是怕不慎刺伤了龙的眼睛,有些地方还停止洗衣,唯恐不慎伤了龙皮。所有这些习俗,都表达了人们对龙的爱护和崇敬之情。

二月二,龙苏醒了,一些害虫也苏醒了。人们在庆贺龙抬头的同时,也流传一些抑制害虫的习俗活动。

照房梁。沈大侔在《春风采风志》中说:“二月二……又以祭余素烛,遍照壁间,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说的就是二月二这天,人们用春节祭祀剩下的蜡烛,点燃后照射墙壁和房梁的习俗。常常是边照边唱:“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以驱逐害虫。其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将要复苏的害虫被烛光晃照后,容易自动落下来,加以消灭。照房梁,薰虫儿,实际就是早春季节的一次大扫除。这一习俗活动在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等书中,均有记述。

吃炒豆,也称“咬虫儿”。妙豆分盐豆和糖豆两种。炒盐豆要先把大豆洗净,再用盐水煮泡几分钟,晒干后放在锅里爆炒,这样炒出的大豆颗颗裂口,吃起来酥脆不硬。炒糖豆也是把大豆洗净晒干,放在锅里爆炒。大豆炒熟后即把红糖或白糖拌入豆内,待糖融化后即出锅。这样炒出的大豆外甜内香,酥脆可口。据说吃炒豆就是咬害虫,使人畜庄稼不再受害虫危害。这种习俗当然是无科学根据的,但却寄托了人民群众的一种愿望。因此,二月二,咬虫儿的习俗就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直到现在还盛行不衰。

在南方,春龙节家家户户要煎年糕,叫做“掌腰糕”。有一首短诗曰:“二月二曰春正饶:掌腰相劝吃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生动地叙述了吃此糕以求強身健体,以适应繁重的田间劳动的愿望。同时,他们在煎年糕时,也是把年糕放在锅里煎来煎去翻四遍。“四”、“死”谐音,这一习俗也含有煎死害虫的意思。

“二月二,围仓囤,又囤银,又囤金。”春龙节围仓囤是一种很有趣的习俗。囤,本来是用芦苇或荆条编成的大型盛粮容器。二月二天亮之前,人们在谷场上,院子里,用草木灰一圈圈地撒成许多同心圆。最后在圆心处扒个小坑,坑里放置五谷杂粮,上面用瓦片盖严,防止鸡鸭鸟类啄食。灰囤的外边,再用草木灰撒成梯子形状,表示圆仓的高大。围仓人常常是边撒边唱:“二月二,围仓囤,又囤银,又囤金;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囤满仓流的好年景。

在四川一些农村,二月二还有“迎富”的习俗。有这种习俗的地方正月三十要举行送穷仪式,把穷神送走。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过一篇《送穷文》,生动他描述了这一有趣的活动。与送穷仪式相呼应,二月二就要举行“迎富”仪式,欢迎财神爷来家落户,保佑全家幸福。南宋学者,邛州蒲江(今四川)魏华父有首《二月二遂宁北效迎富故事》诗,其中几句是:“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者可求吾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写的就是二月二迎富活动。

汉族盛行的“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在侗族、彝族等兄弟民族中也流行。贵州镇远县的报京一带,当地侗族兄弟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反映了历史上汉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